第362部分 (第1/4页)

不可能的。所以朱由校很放心。

蒙古之战,那时候许多的装备都不完善,战士们的战斗力还有待提高,而现在,经过长期的苦练,除了马上长跑,跑不过建奴之外,shè击方面,则是远胜与他们。二千登陆兵有着竖盾为保,仅凭着人力冲锋,来得越多,朱由校越是喜欢。

第691章辽阳之屠

建奴想来偷腥,目的就是为了打个时间差,明皇现在的位置在辽阳城之西十里,而主要的兵力已经派出夺辽阳了,连炮阵都不要了,变成了一支轻装部队参加了战斗。这个时候明皇的防御力量相当的簿弱,这是一个机会,是以辽阳为饵所创造的机会。如此良机,建奴又怎能错过。

一旦抓住了明皇,这场战斗立刻会扭转乾坤,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只要在明军主力回援之前,搞定了明皇,无论什么损失都补回来了。明皇的出现是压着大金的一座山,是整个大明的灵魂人物,失去了明皇,大明几年不用,又将再步前尘。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建奴此次没有试探,而是极速的冲锋着。

但很可惜,别看明皇身边只有这五千余人的兵力,但这种兵力不是他们能够强悍的。

发现了他们的不轨之后,朱由校并没有什么担心,只是让战车围圈,登陆队在外围围上战车而已。

三支队伍合在一起,当然没有那个代善的旗帜,六七万人的规模,想在最短的时间吐掉明皇的队伍。这当然也是有心理斗争的,毕竟明军那令人恐惧的战斗力,让他们不得不惦量惦量。但贪念左右了他们,毕竟有十倍左右的兵力差,而且明皇身边的那些人都是近卫,不是弩手,这给他们了天大的信心。

因为时间有限,必须赶在明军回援之前完成,所以他们没有任何的试探。一上来就是猛烈的冲锋。

狙击弩当然的全外,从二里的左右的距离就开始了持续的发射,对于这种攻击,已经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更没有人害怕。岱海之时,人可比这时多多了。

建奴的第一目标是包围,狙击弩不多,虽然一弩一个或者二个人,但比起宏大的数目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建奴们并不在意。谁死谁倒霉。顶住了这个伤亡。这个目标很简单的就完成了,并没有什么阻碍。

然后就是四面八方的攻击,如此很容易让明军顾此失彼。但想吃掉明军之时,他们受到了最为严重的损失。

大汉将军是锦衣卫的武力最高者。在这个时代。他们的战绩不显。但他们是朱由校的贴身保镖。那战斗力比起锦衣卫或者净军来可是恐怖多了。

在战车上,他们马力全开,战车顶上以及战车。两个层面的开始了对建奴的狂暴射击。

如此形成了陆战队在下,大汉将军在上的,三层阵地。衣着棉甲或者皮甲的建奴或者汉军,哪里能够顶的住如此猛烈的射击,纷纷的倒地。只要冲,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死!

代善看着前方的巨损,立即惊心动魄,就这么几千人,在如此的快速杀戮着八旗兵,让他感到,就是全都冲光了,恐怕也冲不过去啊!

硕托的脸形不住的微变着,以前没见过明军的厉害,这个缩影终于让他意识到,明军太难缠了,刚才的战斗,不是明军杀的慢,而是自己冲的慢。在这样的时刻想欺他们人单力薄,恐怕是痴心妄想了。

在丢了近万人马之后,战斗停止了,但建奴没有离开,他们吃了大亏,但还是没走,远远的在后面跟着,一副要等到夜里或者等到明军上路时捣乱的样子。

辽阳城经过了一番清剿,终于平静了,朱由校派出去的士兵控制住了九大城门,以及城楼。城里的建奴老老实实的呆着,没有人敢再往城外跑了。他们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有什么样惨痛的命运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而平时他们奴役着的那些汉民,一个个挺起了他们弯了几年或者十几年的背,不用再去看建奴的脸,不用在小心翼翼的活着,不用害怕会被无缘无故的被鞭挞、被马蹄践踏,汉人的主心骨来了,大明的至尊,没有抛弃他们,来的虽然晚了,但还是来了。

汉民们一个个以泪掩面,满脸流泪声音哽咽,尽情的表达着他们的苦、他们的仇,围绕大城门里,表达着他们对明军的热烈期盼。如同是一个受了欺负的孩子,现在他们的大人终于来了,为他们出气、报仇来了。

自由了,多少年的苦难,终于就要结束了。而他们那‘鬼哭狼嚎’的声音,更是吓得平时随意欺凌他们的建奴更加的战战兢兢,他们当然知道,这些汉民们肯定是要秋后算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