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 (第1/4页)

朱由校冷笑的看着他来了一句:“想瞎了你一双好眼吧!给建奴献八牛弩的时候怎么没想想,建奴若成事,攻入大明,那时能有多少汉人能留下血肪?行汉奸之事,数典忘祖,遗臭万年,要受万世唾骂,还妄想留下血脉,你可真敢想!”

“皇上,罪民认罪,上天有好生之德,皇上是圣天子,不能啊!孙尚书求求你,劝一劝皇上,放过孩子们吧,”侯时鹿都快疯了,急急的想挣脱一下,求求皇上。

“卖国求荣,老夫以识你为耻!谋杀皇上,断我大明中兴之望,资敌八牛弩,害死多少大明男儿!如今妄图延续血脉,真乃无耻之尤!”孙承宗躲他还来不及呢,还求到自己的身上,这是能求得了的吗?就是能求也不会去求啊,皇上对汉奸的恨那是有目共睹的,连晋商办了两件大事,算是立功表现了,皇上嘴上一套,暗中还不知道如何呢,别说你这样被皇上警告了还要投降的了。

然后就是祖大寿为首的那些家族了,他们虽然去了朝鲜打仗,这些家人族人算是为制,住在了沈阳城,此次,建奴迁都当然得带着他们,因为朝鲜那边远离了辽东战场。无形之中,莽古尔泰那边的势力已经一跃而成为建奴一方最大的势力,这个势力当中就包括祖大寿他们的关宁铁骑,将他们抓到手里,还有可能控制住祖大寿等。

对于汉奸,及汉奸的家人,朱由校本着凌迟首恶,宫其全族,杀其老少,奴其全族的原则。首恶那肯定要一刀一刀的割才解恨,这是这些汉奸必须的结果。

他们的知天命以上的老人,以及十三岁以下的儿童,没有人帮他们去养老养小,无论是汉八旗里为建奴征战的,还是象辽东三狗一样为建奴出谋划策的,都是罪人,汉人的老少他们又有谁理过?

女人的处理当然是按姿色来,登记造册,漂亮的就去卖,但不得留子嗣,这是硬件,由各级里正、官府等监管,无论是卖到青楼还是个人,都是一样。

丑的就留着当苦力,羊吃人运动已经开始了,轻工业的发展靠的就是女劳动力。

而建奴这一方后宫、大臣更加的不少,武将们的家族也都留在了沈阳。诸如后宫这样的存在,当然比民间的民女档次也是一样,深山出俊鸟,田野卧麒麟,这辽东的地方还是有点漂亮女人的,这不都让老奴和他儿子给收罗来了。

其中一个小女孩倒是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这不是康熙他奶奶吗?电视上见天的狂风暴雨的吹捧着。看那模样还真有点童颜**的感觉。

一问,小丫头嘴巴皮子还挺麻利,蒙古族的,十二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黄台吉,当了个侧福晋,其亲姑哲哲为大福晋。称西宫福晋如此怎么算辈份,还真不好说。现在黄台吉上位了,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在这宫里成为了第二名。(未完待续。。)

第708章为国争光

朱由校看着眼前这个在后世那些媒体上不断热炒的小萝莉,怎么看也看不出来有什么斑斓的。真是好奇,这样一个面露天真的小女孩,是如何与洪承畴来上一腿的。

史载,1642三月,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下令把洪押到盛京,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始终不屈,为此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孝庄(又见谥号)看到这种状况,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 此事件广为流传,后世也多有作品演绎,但详细记载并不见于正史,真实性学术界尚有争议。

不过这个‘以壶承其唇’到底是什么意思,倒真让朱由校费思量,是‘用唇托着壶’还是‘用壶承受住他的嘴唇’,亦或是别的?

而这个女人和他的小叔子多尔衮那事,也真让人看不透,因为依着建奴的无耻,真有这种‘继承说’,即父辈或者哥哥死掉了,那就由叔叔或者儿子继承死者的女人,前文书也提到了代善之事就是如此。而‘太后下嫁说’中,“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也真的表明了这一切。

但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女人和她姑姑的身份,如果把他们弄到京城的勾栏胡同,胡同名,(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