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 (第1/4页)

于完全的撇开了朝廷,这算什么?完全是国中国啊!”

“是啊,此次的新科进士被皇上一网打尽,而且全国的举人也不放过,都要收拢,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在组建自己的班底,一旦时机成熟,这些少壮派成长起来,吾等哪里还有容身之地。”

“的确是不妙,皇上虽然不插手政务,看似放权,其实那绳索正一步步的收紧,地方上的官员,因为全部都要靠着修路、修水利的银子赚钱,会被皇上控制的死死的,那一笔帐走的是钱庄,不经朝廷。朝廷看似风光,其实权利被控制的已经死死的,哪里还有什么权力可言。”

“这些道理谁都明白,现在这些皇上都是阳谋,就算是明白,又有何用?”

“必须借张嫣之事将皇上这股气焰给打下去,否则的话,大臣哪里还有发言权,皇上岂不是想抓谁抓谁,有生之年不许为官,还要诛连亲族,这一下岂不人人自危?”

、、、、、、、

“诸位时间紧,马上我们就得进城了,事情摆在这里了,诸位也看的清楚,指望着我们这些大臣去进谏,完全不可能打动皇上了,只能按着以前商量的法子来了,大家尽快安排吧。”施凤来没有等什么,这会的功夫,净军与皇上的仪仗差不多都快进城了,他们得抓紧时间跟上去了。

“也只好如此了,”

群臣简单的商量完毕,各自找来自己的管家之类的人交待一番。

朱由校进了京城,这心情看着夹道欢迎的百姓而感到安慰,看着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不由的生出了一模满足感。这是自己的子民,有了他们,无论谁来,自己也无惧什么。历史上大明如何败的,还不是不得民心,稍微的碰上天灾**,立刻产生了多米诺的崩盘效应,而现在民心在手,哪里还怕什么?(未完待续。。)

第769章夹道迎君

第769章夹道迎君

由不得朱由校不感动,这些百姓,纷纷而跪,街道两旁甚至都跪不下去了,还在跪。声嘶力竭的喊着吾皇万岁万万岁,那样子不比棒子跑到水里送金胖子差上多少。只是比金胖子找的那些群众演员可以多的多了。

那家伙~~~~‘‘‘‘ 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呤,红旗招展。相当的壮观相当的壮观。

其中一男子在大喊:“别挤了,再挤就要小产了!”

旁边一青年男子的听后说:“小产算什么?上次给皇上送行的时候,我媳妇愣是让人挤怀孕了,我说啥了!这不都为了皇上吗?能得见天颜,值了。”

周围人一听,不由的对男子的为国情操倍受鼓舞,对那名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也倍感羡慕。

“皇后,看看这些百姓,那是朕的子民,有了他们的支持,朕有天下我有的感觉,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皇上说的是,自三皇五帝以降、禹传子家天下后,一共出过十一个大王朝,它们是: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而我中国的正统道统是伏羲、神农、轩辕、尧舜、文武、周公、汉高祖、汉光武、隋文帝、明太祖,其中享国最长的是姬周,最深得民心的是大汉,最强盛辉煌的是大隋,而我明则是最有气节、最得民心的。臣妾以为大明之皇后而倍感荣幸,以为皇上如此圣明的皇帝感到骄傲。”

受周围热情洋溢的百姓欢天喜地的气氛影响。张嫣主动坚定的说。自豪感油然而生,今生今世,她感到满足,得婿如此,妇复何求!

“我大明之所以是自古以来,得天下最名正言顺的王朝,就是因赶走了暴元,那是异族,窃取我汉人衣冠,朕将继承太祖、成祖之遗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让我大明百姓再也不用受异族铁骑践踏蹂躏之苦,不让任何人奴役我大明百姓。”朱由校也如是说着,今生有幸成为这样一群最朴实无华、最懂感恩的民族的领袖,此生足矣!

‘游行示威’到了中午时分。宫中设宴。庆祝辽东平奴胜利。此时朱由校携张嫣一同入席。群臣虽然看着不忿,但没有谁敢触其龙须,找其头疼。而且所有的计划都在进行时,不在乎这些。

朱由校在酒宴结束,充分的当了一好爹爹的角色,每日里就陪着儿子朱慈煦。小宝宝的皮肤白白的,摸上去圆润光滑,细皮嫩肉的。他长得胖胖的,小胳膊、小腿儿都是肉乎乎的,上面都是一圈一圈的“褶褶”,像一节节雪白的莲藕,真嫩啊!这点倒是随他娘,白嫩。

才二十多天,就已经很不少肉了。他的头发又密又长,黑带点儿棕,棕带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