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定要明察秋毫; 这件事跟我没关系。”

杨雪松顿时明白了她这么说的用意,不过是想洗脱掉杀人的罪名罢了。不愧是是跟他同床共枕了二十几年的女人; 心可真够毒的; 把罪名都推到了他身上。

警察显然也明白了柳凤的心思; 梁稳鄙夷地瞥了她一眼,到底顾忌着身份没有多说,只问:“就这个,没有其他了?”

柳凤倒是想将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杨雪松头上,可她心里也清楚,就凭徐莹莹在杨家老屋十月怀胎产子一事,她就跟这件事脱了不干系,只能作罢。

因为人证物证俱全,这个案子很快就破了。杨雪松与柳凤被警方移交给了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因为该案件太恶劣,是对人性的极大伤害,所以经由地方媒体宣传报道后,火速在网上传播开来,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讨论的热潮,各方专家、意见领袖齐齐上阵,在微博、论坛上爆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其中重点放在了柳凤身上,是什么驱使她帮着自己的丈夫引诱欺骗学妹回家代孕生子的?这在现代都市人看来是个极为荒诞不经的行为,简直让人无法想象。而且柳凤还将这个孩子视如亲子地抚养长大了,经过调查,她确实不曾苛待过杨东一丝一毫。

不少专家和大V将这归结到横水县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思想上。因为担心没有儿子养老,所以柳凤才会做出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荒唐行为。

但这一切都离左宁薇很遥远。因为没有来过这些落后山区的人完全无法想象这里有多么的落后与贫穷,比物质上的贫乏更严重的是精神上的麻木。

左宁薇他们完全没想到,横水县人对此案的态度与外界迥异。他们出去吃饭时,偶然听到有些人议论起此案,除了部分年轻人毫不留情地批判杨雪松与柳凤外,年长一辈的言论真是让人寒心。他们竟不认为杨雪松这是蓄意谋杀,更有老一辈的表示,能理解杨雪松的心情,只是他用错了方法,家里的婆娘不能生,休了就是。要是他跟柳凤离了婚,再娶了徐莹莹,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相反,他们对柳凤的指责更多,不少人理所当然地说“她是一只不下蛋的鸡”,是她拖累了杨雪松。在这些人的眼里,一个女人所有的价值都取决于她能不能生孩子,不能生儿子的女人,似乎天生都带着原罪,该被钉在耻辱架上遭万人唾弃。

在这片土地上,溺死女婴,遗弃女婴,性别鉴定,打掉女胎儿的行为屡见不鲜。不管多穷的人家,对传宗接代的男丁的追求和渴望都令人心惊,有的家庭生了五六个女儿还在不停的追生,目的就是为了能生个能继承香火、延续血脉姓氏的儿子。

种种荒唐的言论与行径,折射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百姓有多无知,多蒙昧。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这样的宣传口号喊了几十年,但在这些贫瘠的地方,仍然只是一句空话。

不过他们已经开始尝到了重男轻女所酿下的苦果,山区里女孩子越来越少,加上不少姑娘出去打工,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后都不愿再回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有的嫁进了城里,有的嫁到了外地。少数还留在老家的姑娘便成了“香馍馍”,一家有女百家求,但高昂的彩礼并不是每个农村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不少人以举家之力,仍难以娶上媳妇儿。

毫无疑问,这批正值婚龄的年轻男人有不少一辈子都将娶不上老婆,只能打光棍,让祖辈所谓的传宗接代的梦想和执念在他们这一代戛然而止。一饮一啄,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让人痛惜的是父辈祖辈造下的孽将由这些无辜的年轻人去承担。

唯一的好消息是,因为这件事闹得太大,引起了上面的主意,国家加大了对横水县的财政投入,重点用在基础建设和教育上。也许等这片土地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更频繁时,也许当更多的年轻人离开这片土地,去外面接受了更新潮的思想,也许等横水县变得更开放后,这种根深蒂固的陈旧思想才会逐渐被消除。不过这绝非一日之功,只能等待时间慢慢积累,发生质的改变。

因为这件案子性质恶劣,证据确凿,一审判决很快就下来了。法院以□□罪、故意杀人罪、盗窃罪等几项罪名,数罪并罚,判处了杨雪松死刑;以故意杀人罪、包庇罪、盗窃罪等几项罪名,数罪并罚,判处了柳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他们返还当时徐莹莹所工作的那家贸易公司法人代表八十万以及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利息,还有对徐家的精神损失费。

不过判给徐家的那笔钱,徐家没要,转手就捐了出去。

案子宣判下来时,杨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