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秀儿回过神来,只蹙眉走到二太太身边,小声道:“太太,我听张妈妈说,大少爷这次去李子村,竟然是和那刘七巧一起去的。可是大少爷回来同老太太讲的故事里头,可没有刘七巧这个人,是不是很奇怪?”

二太太掀了毯子从软榻上坐了起来,接过秀儿递上的茶抿了一口,抬眸道:“怎么处处都有个刘七巧,这事儿倒是奇怪了?”二太太往那里头才想了一想,便只摇头道:“我那大嫂子还是官家出身的,再怎么糊涂,难不成会给大郎找这样一个媳妇?我看八成是看中了想娶进门当贵妾吧?”

秀儿也只跟着拧眉想了想,却又道:“若只是个贵妾,为什么不同老太太讲呢?难道出了沐姨娘的事儿,家里连个妾都不能是乡下人吗?再说了,大太太近来连日奔波,您看着,这是要纳妾的派头吗?”

二太太只闭上眼睛,把这近期的事情给从头到尾的细细思量了个遍,也觉得这事情实在是不简单的很。可是要去揣测杜老爷和杜太太两人有胆量欺瞒杜老太太,她也觉得不太可能,毕竟古人都是以孝为先的。

秀儿见二太太愁眉不展的,顿时便起了一个主意道:“太太不必担忧,这不是刘家的闺女吗?刘家就在顺宁路上住着,今儿老太太和大太太都不在家,太太何不去刘家瞧一瞧,反正这事儿定然是□□不离十的,就算你去瞧一瞧,还有人敢说你不成?”秀儿方才听张妈妈说了,李妈妈看上的刘家的丫鬟,心里便琢磨着如何能见见打败自己的那个丫鬟,所以便想出这样一个法子来。

☆、第110章

梁萱带着众姑娘们去了千诗岩,那边早已经一字排开,摆好了好几张矮几,矮几的边上是一张红木翘边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等物件。四周桂树林立,幽香阵阵,身后又是文人骚客无不留名的千诗岩,任凭是再腹中没墨水的人,到了这里,也沾染了几分钟灵毓秀的气息来。

那边有人招呼梁萱道:“三姑娘今天怎么没在呢?”梁萱只笑着道:“她去了江南一次,就倒真成了南方人了,回来直闹水土不服,已经在院子里休息了十来天了,都没出门。”

一旁杜家的大小姐道:“这水土不服也不是闹着玩的,有没有请大夫过来瞧瞧?别熬坏了身子。”

“瞧瞧,这就是太医家出身的姑娘,就是比我们懂的多,前两日已经请了你家宝善堂的大夫看过了,说是没什么大碍,只不让吹风,过几日就好了。”梁萱说着,便转身去瞧那几个正在书桌上写诗的姑娘,一一的看过了,点头赞许,颇已有了成年女子的风范。她见秦巧月正坐在矮几前面饮茶,便笑着迎了上去道:“既是来写诗的,吃什么茶,来,我介绍你一味江南的美酒。”

梁萱说着,弯腰扶了秦巧月起来,两人来到最靠边的一处矮几边上,梁萱转身道:“把杨梅酒拿来,给秦姑娘斟上喝喝看。这酒是用旧年江南最甜的杨梅酿造出来的,我家只酿了十坛,我祖母回来,就送了人五坛,我软磨硬泡的,总算是弄出这一坛子来,招待你们这群贵客了。”

“赏桂花,喝杨梅酒,你这里倒是好意趣,方才听你抚琴,倒似琴艺越发精进了,江南果真是个好地方,只半年没见,你比京里的姐妹们都越发水灵了呢。”秦巧月见梁萱这么说,便也夸赞了她几句。

梁萱只假作生气道:“瞧你,这酒还没喝一杯,胡话倒是先说上了。”两人正说着呢,便见远处一个小丫鬟上前道:“秦姑娘,我们三姑娘请您到紫藤苑坐坐。”

秦巧月闻言,便起身跟梁萱告退,梁萱淡笑着跟来的小丫鬟吩咐了道:“你好好扶着秦姑娘去,她刚才喝了一点酒,仔细别摔着了。”这会儿各家姑娘家带的丫鬟们,也正在一处玩呢,所以秦巧月的丫鬟并不在身边。

那小丫鬟笑着道:“二姑娘放心,奴婢一定小心服侍着。”说着便冲着梁萱眨了眨眼,上前扶了秦巧月过去。

这边梁萱见秦巧月跟着人走了,只将方才秦巧月喝过酒的那杯子拿了起来,递给方才那个送酒的丫鬟道:“去把这杯子洗洗干净,收着吧。”

秦巧月其实这一个多月过的不甚如意,自从老王妃命人送了那封信给宣武侯府之后,宣武侯大发雷霆。原本是要把秦巧月送去家庙面壁思过的,可是侯夫人如今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是自己的,如何能舍得,再说秦巧月的婚事也没定下来,这好端端的姑娘家被送去了家庙,外面人多少看着会起几分疑心。宣武侯被侯夫人这么一劝慰,为了姑娘家的将来,也只把她留在了府里,只是不准她出门去。

谁知道这时候梁夫人却向宣武侯夫人投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