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啊……嗯……慢……慢一点。”刘七巧带着哭腔埋在杜若的肩头,舒服的都顾不上娇羞的哼了出来。刘七巧原本就是现代人,虽然出阁时候李氏也曾教过她一些房里头的事情,但是古代人都面子薄,李氏告诉她,房事是不可出声。可刘七巧这会儿脑子轰隆隆的,只觉得浑身上下都舒爽,哪里还管的了这些。

杜若听她不管不顾的喊了出来,越发兴奋的加快了速度,上演一幕闺房中的半夜激情。

第二天一早,刘七巧扶着腰起床了,杜若倒是难得的神清气爽,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的。茯苓端着水进来服侍,见了杜若便道:“昨儿大少爷睡的可好了?怎么瞧着大少奶奶反倒不精神了?”

前两天刘七巧不让杜若碰自己,所以杜若觉得浑身没劲,睡醒了也总有一种不满足敢,倒是刘七巧难得睡的舒畅,昨晚那一场激情之后,两人就换了一个个儿了。

刘七巧只打了一个哈欠道:“可不是,他昨晚打呼噜,吵得我睡不着,这黑眼圈都要出来了。”

茯苓便很好奇道:“大少爷会打呼噜吗?他病了那会儿我和连翘轮流照看他的,怎么没听见过他打呼噜。”

杜若擦了一把脸,想了想道:“兴许你们那时候睡着了,没听见,少奶奶说我打呼噜,那就打呼噜吧。”

茯苓欲要辩解一句,想想他们夫妻间打情骂俏的,同自己有什么相干,便也不说话了。

用过早饭,送了杜若上水月庵当值,刘七巧和赵氏便先喊了几个粗使婆子,两人一起往梨香院去了。今儿是姜家姨奶奶搬家的日子,杜家上上下下的人,也都要出一份力气。马车是一早就备好了的,就连杜老太太也亲自到梨香院送了送。

“路不远,也不过就三四里路,以后没事多来坐坐,遣下人来说了,我派马车借你去。”杜老太太心里还是很舍不得姜姨奶奶的,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如今就只有她能在身边,能帮衬着,自然是要帮衬着的。

“知道了,往后跑得日子还多呢,这次回去,有几个院子还要修一修,都二十来年没好好住过的院子,上回我回去瞧了瞧,倒也还好,有几个院子挺好的,就有一两个稍微落败了点。”

“如今你们家也就那么几口人,依我看,也不必花这个冤枉钱修房子,先仅好的院子住下,等丞哥儿将来出息了,手上阔气一点了,你们再慢慢修也无妨,如今我们既做了亲家,我自然不会嫌弃你,你就放宽这颗心吧,一切为了丞哥儿的将来考虑。”

杜老太太能说出这番话委实不容易,其实自从齐家出了事情,杜老太太私下里也叹过几回,若是杜茵能嫁得好一点,杜二太太的面子上还能过去一点,可偏生这门亲事已经定下了,如今也只能指望姜梓丞能在三年后高中,光耀门楣了。

姜家来的时候,也不过就两辆大车,如今走的时候,倒是大大小小物件装了有四车,其中不少都是杜老太太送的贴己,姜姨奶奶的那些嫁妆,早就贴给姜家了,杜老太太看着自己的妹子艰难,自然也是不忍心的。

这边赵氏和刘七巧又各送了一些礼品,杜太太那儿也派王妈妈送了几样东西来,一并物品都装载齐全了,杜老太太才喊了前头车夫上路。

刘七巧看着沈氏扶着姜姨奶奶上车,心里头便有些落寞,当年《红楼梦》里头,刘姥姥进了一趟大观园,回家还带着一车的东西呢,如今姜家当真是落败了,谁能想到这是当年的帝师之家呢!

杜若去水月庵之前,先去了一趟朱雀大街的访古斋,听这名字便知道这里头是卖书的了。王老四出手太阔绰,把自己媳妇给收买的死死的,他不拿点真格的出来,怎么行呢?于是,杜若把古今中外只要记录在案,能念得出名字的所有兵法、术书、军事书,全部都定了一套。

访古斋的老板清点了一下数量,收了定金之后,便答应在几天之内收集好了,直接就送到富康路上王将军的府上。

送走了姜姨奶奶,刘七巧和赵氏把杜老太太送到了福寿堂,两人跟杜老太太说了说这几日家里的情形,一众奴仆们也都安生,过几日就是秋收,这几日陆续有庄子上的人来回话,刘七巧不在的时候,都是赵氏做的主意,她若不懂就请人过来问老太太,倒也算是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两人回了话,正要离去,外头贾妈妈急急忙忙跑了进来回道:“回老太太,南边二老太太派人过来了,说是二老太爷看着不太好了,您要是有空最好能往南边去一趟。”

重阳节杜蘅回来的时候,只说二老太爷身子有些差,没去年硬朗,这才过去没几天,怎么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