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这。。。。。。”姜昙生为难地用白玉笔管挠挠头,心里把这老东西的祖宗十八代咒得几乎要从土里爬出来与他搏命,“本来这种不孝不悌的丧家东西不配坐在这里聆听圣人教诲,活该打一顿撵出去,不过为兄大人有大量,在这与你向老。。。。。。夫子求个情从轻发落。我看去外面跪足三个时辰,回去把孝经抄个五十。。。。。。不。。。。。。一百遍也就算了,夫子你意下如何?”

“嗯,嗯,”秦夫子煞有介事地点着头道,“小郎君果真是君子端方,孝友之至。就按小郎君说的办吧,姜悔,你且去屋外廊下跪着吧。”

钟荟觉得她日后见着“君子端方”几个字都得绕道走了。

姜昙生叉着腿箕坐着,揉了揉方才磕疼的尾骨,犹觉便宜了那下贱的婢生子,不太甘心,然而方才被人夸了“端方君子”,饶是他有拐弯城墙那么厚的脸皮,也不好意思立即出尔反尔食言而肥。

何况姜悔这小子,看着瘦得只剩一根筋,其实经打又耐踹,寻常学堂板子根本唬不住他。他平生怕的就只有一样——没有学上。可天晓得姜昙生比他还怕,若没有姜悔,那些汉隶章草的大字谁来替他代抄?那些骈四骊六的文章谁来替他捉刀?

说起来当初还是他逮着这鬼鬼祟祟的小子捱在墙根偷听他们读书,才生出一计,央求了曾氏让姜悔“陪伴”他一起读书的呢。

“没有旁的枝节老夫便开讲了,”秦夫子提心吊胆地觑着姜昙生的脸色,待姜悔太平无事地走出屋子,方才吐出一口长气,千回百转地咳了一通,摇头晃脑地道,“上回讲到。。。。。。”

“夫子且慢。”一个细而清脆的童声将他打断。

又有什么事儿啊?秦夫子都快给这帮祖宗跪下了,昨日刚领了束脩,他只想早点把今日的课讲完,回去和刘伯伦叙叙旧。

“学生方才顶撞了兄长,理应一块儿受罚。”只见姜明月直起身,不紧不慢地道。

秦守基无奈地瞅瞅这粉妆玉砌的小娘子,这还是他第一回正眼打量姜明月,也实在怪不得他,姜明月十回里能来三四回就不错了,下雨天怕淋,大晴天怕晒,风大一些也不行——会将发髻吹乱。上课时不是趴在书案上睡觉就是对着手镜左照右照,描眉画眼抹口脂,偶尔涂几笔字能叫人恨不得自戳双目,实在是一只大大的人型绣花枕头。

如今这只枕头不肯好好当她的摆设,居然混到人堆里来裹乱,偏又是一个他得罪不起的,秦夫子怄得胡子都颤抖起来:“小娘子知道悔改已是十分可贵,有道是“幼者必愚,愚者妄行”,你年幼无知,想来你阿兄也不会怪罪于你。”

姜昙生一听就不干了,正愁没机会连你一起发落呢,这不是一来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么:“为兄虽胸襟广阔,自然不会与你一个小小女流之辈计较,但你既然知道错,也没有逃脱责罚的道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依老夫之愚见,小娘子既有心悔改,便把女诫诵读十遍也罢了。”秦夫子赶紧道,姜明月可不是爷不疼娘不爱的姜悔,若是将她罚狠了,曾氏指不定要拿他这老匹夫祭她的贤名。

“那怎么成?”姜昙生生怕就此一锤定音,急不可耐地道,“这样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倒叫人说我包庇嫡亲的姊妹,不成不成,你也得去跪。。。。。。念在你年纪小就跪两个时辰吧,再把女诫抄上二十遍,快去快去。”

钟荟就等着他这句话,不等秦夫子开口便应了个是,生怕他们反悔,一阵风似地刮到门外去了。

第14章 不平

琅嬛阁在湖心,四周水面平远开阔,阁前一座木廊曲桥蜿蜒到对岸。

钟荟一出门便看到廊下跪得笔直的身影。小书僮抱着个蒲团垂首立于他身侧,不知在他耳边说着什么,那孩子与阿杏年岁相当,生得瘦小羸弱,一张其貌不扬的苦瓜脸皱成一团,比先前更添了几分丧气。

“阿兄,”钟荟轻手轻脚地走到他身后道,“我来与你作伴啦。”

姜悔唬了一跳,忙侧过头,脸上先是闪过诧异,慢慢地凝聚成羞惭,也不知怨姜昙生多一些还是恨自己多一些:“是我对不住妹妹,反叫你受我连累。”

“阿兄不必自责,是我自个儿要来的。”钟荟俏皮地皱了皱鼻子,“听夫子讲课多闷啊,浑不如在此吹吹风赏赏景自在。”

阿杏跟在她身后,怀里抱着竹笙和毛毡,见主人光顾着聊天,半天没领到指示,便直眉愣眼地发问:“小娘子,您要跪在哪儿啊?奴婢等您示下,好给您铺垫子。”

“谁说我要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