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侄媳妇赶紧准备起来,官老爷就快到了,后边还跟着许多人瞧热闹呢!”

猛然得到这个好消息,李氏也慌了手脚,一时愣道:“准备什么?”

金氏被她问住了,她儿子连秀才都还没考上,自然不知道要如何准备,于是赶紧跳掉这个话题,“延宁还没回来吗?”

李氏点头:“他们兄妹都在江先生那儿。”

“这可不行,人家官老爷来报喜,延宁怎么能不在?刚好梅子她爹这会儿在家,我叫他跑一趟,去江先生那儿把延宁请回来。”金氏说着,转身就要回去找她丈夫。

这个关键时刻,李氏也没有过多客气,感激的把金氏送到门口:“多亏了婶子惦记着,否则我一个人还不知道怎么办。”

“这般大的喜事,你一时慌了神很正常。”金氏刚安慰了李氏一句,就听见不远处的动静,金氏脸色微变,“糟了,官老爷这么快到了?”

李氏也跟着紧张了一下,不过等她看到驾车之人,就放松了,笑道:“驾车的是江先生府上的人,想来江先生也听到消息,送延宁回来了吧。”

果然马车在院门口停下,车夫朝李氏抱手:“刘太太大喜。”

刘延宁现在是举人,社会地位不一样了,刘大爷已经有资格称一句老太爷,李氏自然是太太了。

不过李氏乍然听到别人这么称呼自己,也愣了一下,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车夫向李氏报喜的时候,车帘已经掀开,三个俊秀的少年陆续从车上下来,最后才是被亲哥牵着下车的刘青。

站在旁边的金氏见到三个风姿各异的少年,眼神也被晃了一下,不过今天的主角是刘延宁,她这个年纪稳得住,立刻上前朝刘延宁笑道:“延宁啊,真是大喜,城里边都在说你中举了,还是解元呢!你娘惊喜的都不知道该做啥了,幸好江先生也知道了,送了你回来,不然等官老爷过来报喜,可要乱套。”

刘延宁客气的向金氏道了谢,把众人迎进院子的时候,便朝金氏也拱了拱手:“金奶奶是延宁的长辈,平日对延宁照顾有加,希望金奶奶不要见外,随我们一道进屋吧。”

金氏闻言眉开眼笑,她早早的来刘家,就是为的这句话,官老爷马上就来报喜了,纵然不是为她儿子,也不妨碍她替儿子沾沾喜气,指不定下回官老爷报喜的就是他们家呢!

只可惜儿子还在书院,不能亲自过来。

金氏高兴又带了些遗憾的跟着众人进了屋。

☆、第一百二十八章 。

报喜的官差就两个,穿着百姓眼中气派的衣裳,各骑了一匹高大的骏马,也非常体面了,但是更让刘青他们回不过神的是官差身后的一大群百姓,几乎是蜂拥而至,险些把小小的院子都淹没了。

这些人虽然和刘青他们素不相识,但是也不见外,一个个涌进来都笑盈盈的祝贺刘举人大喜,笑得真心实意的样子,刘青他们也很快去掉了拘谨,招呼众人。

这么多人,自然不能全都迎进屋,只把官差和带路的士兵请进了屋子里面,刘延宁在院子里朝众人道了谢,才进屋作陪。

官差吃过茶,得了李氏准备的辛苦费,又叮嘱了刘延宁几句,叫他记得赶紧收拾东西,明日去省府赴知府大人主持的鹿鸣宴,说完正事,官差身上还有任务,便也没有过多逗留,起身离开了。

见着官差走了,看热闹的众人也满足了,抓了把新科举人家的瓜子儿,三三两两讨论着新举人年轻有为,一表人才,也各自回家了。

金氏也有眼色,虽然还想多在刘家沾点喜气,但她家住得近,往后什么时候来都成,方才官老爷的话她也听着了,延宁还得收拾东西去拜见知府大人,那可是头等大事,她不便在这儿过多逗留,免得耽搁人家说正事。

思及此,金氏也依依不舍的起身告辞了,只是借着恭喜刘延宁,抓着要送她出院子的刘延宁,好好的亲近了一回,金氏心满意足的回家等儿子了,心想一定要把这喜气传给儿子。

见金氏走了,李氏才拉着刘延宁,有些担忧的问道:“那个官老爷说的鹿鸣宴,是何时举行?你叔他们不在,这会儿天色也晚了,送信叫他们赶车过来,少不得也要明儿中午才到城里,赶得上送你去省府吗?”

刘延宁还没有作声,坐在旁边的江景行起身道:“伯母不必担心,我回去叫官家安排车,明日早些出发送延宁去省府,下午便能到,定不会耽搁延宁赴宴的。”

李氏想到刚刚送他们过来的马车,江先生家的马养的好,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