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添了两句,大意就是她老人家虽然不大管事,在府里府外却极有威信。

江景行把“府里府外”这个词用得很好,既然老夫人在外边都有威信,可见他们家在京城的地位也不低,刘青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现在站在了江宁侯府的地界,她倒还算冷静,她娘受到了惊吓就要多一些了。

李氏现在还不知道,她这趟进京主要是不是为了陪儿子赶考,而是帮女儿来“相亲”,所以她被江先生家的来头震惊了之余,倒也没有诚惶诚恐的反应。

刘青把江景行和江曼桢的话总结了一下,不难得出这位老夫人是位德高望重,极有手腕但是又颇为宽和的老人形象,简而言之就是一位大家公认的睿智人物吧。

既然老夫人有宽和的名声,想来她老人家也不会一见面就刁难自己,就算真的不喜欢她,怕也是不动声色,刘青也没有太过于忐忑,尤其是她下车后得知师傅和亲哥会同她们一块去拜见老夫人,刘青心里底气就更足了,出门在外,现在能当家做主的就是她哥了,如果侯府众人对她们厌恶到连面子功夫都不愿意做,那她哥也不会叫他们还住在这里受闲气,直接搬出去住,皆大欢喜。

不过显然是刘青想多了,老夫人的好名声不是作假的,一眼看过去就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满身富贵,花团锦簇,也不介意刘青她们还没来得及整理仪容,见了面先把江曼桢和刘青拉到跟前,一手搂一个拥着她们嘘寒问暖。

这时也用不着刘青发挥,就像《红楼梦》中描写的黛玉初进贾府的场景一样,满屋子的人,左一句又一句的接过话茬,暂时还轮不到她开口。

江曼桢也差不多,她们在这儿都是小辈,上有老夫人,侯夫人和二太太两位长辈在她跟前陪着话,世子夫人瞧着也是个能言善道的,刘青和江曼桢只需要被问候到的时候吱个声便是。

老夫人关爱她们俩的时候,顺便问候了李氏,知道她是寡居之人,也没有多言,很快她们就解放了,轮到江远辰带着江景行几个男孩子上前,老夫人的关注点不在江远辰身上,只不过例行问候两句,刘延林和刘延根也同侯府无亲无故,他们只是跟过来帮刘延宁打打下手,又不善言辞,老夫人也没有过多在意,简单的问过他们之后,就拉着江景行和刘延宁细细询问。

刘青以为她们这就功成身退了,哪知他们聊了会儿,老夫人转头朝她招手:“青丫头过来,忘了给你介绍。”

青丫头……刘青听到这个新鲜的称呼还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从进屋起,老夫人就一直喊江曼桢“六丫头”,如果老夫人这个称呼不是无意的话,就表明她把自己放到了跟孙女儿放到了同样亲近的位置?

才初次见面就有这等待遇,刘青有点儿受宠若惊,又安慰自己可能是她多想了,不过很快她就知道,老人家的确是有意为之了。

老夫人召唤刘青上前之前,不知道在跟江景行说些什么,正拉着他的手,等刘青走过来,她空着的手又拉住了刘青的,一副说媒拉纤的姿态,偏她老人家又好像没有察觉,笑吟吟的同刘青兄妹介绍:“你们也来认认亲,不必拘束,就跟六丫头一样称呼,前面的分别是你们大伯母和二伯母,大伯母旁边的是你们大嫂。”

老夫人的话刚落音,侯夫人就满脸真诚的关爱刘青兄妹了,叫他们不用拘束,把这里当家一样,有什么短的就找他们大嫂——世子夫人最近在跟着侯夫人一块管家。

世子夫人也响应婆婆的号召,十分热情的招呼刘青兄妹,场面十分和谐。

如果说这当中有人不高兴的话,可能就是在侯夫人灿烂的笑脸之下,笑容显得略微有些僵硬的二太太了,刘青被她们拥簇着,还不至于飘飘然到错过二太太暗地里瞪向江景行的目光。

几年未见儿子,二太太不急着嘘寒问暖,恐怕就是被她给连累的。

看来未来“婆婆”很不满意她啊,老夫人又似乎格外的坚持,还有对她热情到令人生疑的侯夫人和世子夫人,总觉得这个家里正在唱一出大戏,刘青有点儿亚历山大。

不过看现在的情形,好像由不得他们自己做主了。

老夫人很是体谅大家舟车劳顿,认完亲戚,就让他们去休息了,江远辰几人似乎还要去见侯爷他们,刘青母女则直接被老夫人安顿在了她的院子,老夫人是原本是叫刘青和江曼桢姐妹们一块住的,但是他们不打算在侯府常住,就懒得再折腾了。

刘青想到老夫人叫她就在这院子里住时,二太太那眼底掩饰不住的复杂,就觉得人生艰难,好像老夫人对她越好,未来“婆婆”就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