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上两个嫂子,刚好二叔三叔和四叔家人人都有,也不存在厚此薄彼。

不过她娘考虑的也是,年轻媳妇刚嫁过来没多久,丈夫就离家远行了,说不定要过个一年半载才能回家,留下她们在家伺候一大堆长辈,她们确实不容易,应该好好安抚。

刚聊到这儿,就听外边木棉说有客人来了,刘青和李氏起身,走了两步,一行人就过来了。

见来人是江景行和曹声扬,李氏又惊又喜,虽然多年没见曹公子,但是这样富贵的少年,她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李氏连连招呼几人落座,又叫人赶紧上茶上点心,十分之热情。

江景行和李氏先寒暄了,才看向刘青,从身后的小厮手里结果一个匣子就要递给她。

刘青看到他进门,想起那封还没动笔的信,就有点心虚了,尤其是在他直直看向自己的时候,更加确定他就是来抓自己的。

本来就忐忑着,看到江景行光明正大要送东西给自己,刘青差点惊的跳起来,气糊涂了吧,她娘和亲哥还在这呢,在长辈面前私相授受,这不是找死吗!

江景行故意不明说,一直走到刘青跟前,许是欣赏够了她眼底的紧张,才慢悠悠的介绍道:“知道我今儿过来,六妹眼巴巴托我把这个匣子捎上……”

知道是小伙伴送的,刘青才松了口气,也没在意江景行某个咬重的词汇,接过匣子刚想道谢,又听见他幽幽的道,“……顺便叫我问你,是不是乐不思蜀了,一出门就把她忘脑后了?这么些天连个消息都没有,真是没良心……”

刘青抬头,目瞪口呆的看着江景行,她的小伙伴那么软绵绵,怎么会让他带这种话?

而且小没良心什么的……一直是他在信里这么说她的好吧?

刘青第一次理解了她哥的心情,这人的确是不要脸透了,当着大伙的面说这个,不知情的人还好,知情人只怕……刘青已经不敢去看她哥的脸色了。

刘延宁忍了又忍,还是没说话,他娘明显还没多想,只是一个劲儿感谢江姑娘的惦记,他怕自己一开口,反而提醒了他娘。

江景行大概是受到了“鼓舞”,笑眯眯的问刘青:“有什么话想对六妹说的,要我帮你们转达吗?”

刘延宁终于忍不了了,打断道:“她们小姐妹的悄悄话,自然是在信里说比较好,景行就不用挂记了。”

江景行话里有话:“就怕这丫头又给忘了,叫人白白等一场。”

刘青眼看着她再不开口,这人就要趾高气昂了,赶紧出声道:“劳烦江大哥同曼桢说一声,有空请她来我家玩。”

听了刘青的表态,江景行也不好再说什么,应了一声,又回到自己位置上了。

刘延宁看他妹妹没有理会某人的言外之意,也很满意,觉得他妹妹还是跟他一头的,却不想他亲爱的妹妹又一次把传信的主意,打到他头上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天晚上吃了小龙虾,半夜拉完肚子又肚子疼,折腾到早上七八点,好像睡过去以后就不痛了,然而昨天晚上不知道为什么,手臂突然酸痛,两双手,从肩膀痛到手腕,痛到现在还没好,总觉得自己是不是病入膏肓了……

☆、第154章 、

从江宁侯府搬回自己的新家后; 一家人忙碌了几日; 便迎来了新年。

刘青原以为这个春节他们应该会过得比较清静; 不是因为人数少,而是因为一过完年,她哥就要进考场了。她回忆了下自己备战高考的情形; 倒计时三十天时; 他们还在疯狂刷题呢; 估计她哥这会儿也差不多,过年什么的哪有科举重要啊。

更何况他们远在京城; 也没什么亲朋好友要走动的。

不过刘青这一回是猜错了; 她哥二月份就要进考场不假,但是正月里他也没闲着,他们师傅不知道在想什么,正月期间走亲访友,都要叫上刘延宁一块。

准考生都这么忙了; 刘青也躲不了清闲; 正月期间,几乎每日都有轿子来接她去侯府,听说是老夫人吩咐的。刘青跟侯府的姑娘们一样,来了女眷客人; 就叫她们去见一见,请个安什么的。

这些贵妇们也客气,见了刘青这个生面孔便送上丰厚的见面礼,导致刘青每日满载而归; 收获颇丰。

见面礼都是其次,老夫人大张旗鼓的叫她见客认人,这下怕是跟侯府亲近的人家,都知道有她这么一号人了,刘青不由有些奇怪,二夫人就一点都没意见了吗?还是就应了小伙伴那句话,整个侯府,谁的胳膊也拧不过老夫人这条大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