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顾准:“没有啊!”

顾香生嘴角抽了抽:“你真出息了啊,都会说谎话诓人了!”

顾准听见她凉飕飕的语气,脖子一缩:“她是说阿娘的坏话了,可祖母不是不喜欢阿娘么,单说阿娘,祖母肯定不管的,我就把祖母也给加进去了!”

顾香生好笑又好气,也不知道该说他做得对,还是让他别机灵过头,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不过这事还不算完,许氏那边很快也得了消息,将顾香生给叫过去。

“我听说,你把二郎身边的高氏给赶跑了?”

几日不见,许氏精神不错,不过可能是风寒初愈,脸色还有些苍白。

“不是我赶跑的,是祖母发话将人逐出去的。”顾香生纠正。

知道许氏定是要问个清楚的,她便自己先将来龙去脉说一遍。

听到顾香生竟然带着人去教训高氏,许氏深深蹙眉:“你也太鲁莽了,高氏是你祖母派去的人,你怎好这样落她脸面,亏得你祖母这次没有计较,恐怕还是看在二郎的面子上。”

顾香生道:“阿娘有所不知,高氏素来跋扈,若留此人在二郎身边,往后耳濡目染,难保二郎与我们生分。幸而二郎懂事,知道该与谁亲近,肯配合我驱逐高氏,以后阿娘要照顾二郎的饮食起居,也不必再看高氏的脸色了。”

许氏忧心忡忡:“话虽如此,你祖母心里必然还是不痛快的,必还会从别的事情上来找不痛快,你啊,真不该这样鲁莽!”

照理说,高氏落马,最痛快的应该是以前没少受她气的许氏,可许氏非但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倒还反过来责怪顾香生不该多事,难道人一旦被压迫欺负久了,就真有了惯性不成?

顾香生有些无奈,忍不住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她教唆二郎疏远我们不成?女儿觉着,这世上有些事,不是光忍耐就能解决的,若是利大于弊,就不必瞻前顾后。”

旁边令姜也道:“娘子,四娘言之有理,高氏既去,娘子以后关照二郎,太夫人也找不到借口阻拦了。”

令姜是许氏跟前得用的老人,说话比顾香生这个女儿还管用。

她这一劝,许氏才稍稍开怀。

旁边顾准小孩儿心性,早已等得不耐烦,闹着要出去玩,却听门外婢女来报,说郎君回来了。

☆、第15章

遍数京城达官贵人,估计没有比顾经这位定国公当得更惬意逍遥的了。

府里大事有焦太夫人拍板,长房的庶务有许氏料理,他自己投了个好胎,生下来就是嫡长子,老爹帮他打下基业,他轻轻松松就接了一份偌大家业,附带还有一个显赫的爵位。

成年以后,皇帝又赐官秘书少监,于是顾经就一直当到现在,期间无升无贬,堪称安稳如山。

大魏设秘书省,掌图书典籍,长官为秘书监,底下有两个秘书少监,顾经便是其中之一。

顾家本是武将出身,但在老定国公的有意调、教下,顾家门风发生了转变,长子顾经性喜吟风诵月,舞文弄墨,已经完全抛弃了祖上本行,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了。

秘书省是个清闲衙门,顾经的顶头上司也不敢指使一个国公干活,于是顾经变成了典型的富贵闲人,散朝之后休沐之余,便与三五好友相聚,饮酒作诗,好不快活。

不过就顾香生看来,她这位老爹还真没白混日子,虽然出身武将勋臣之家,但在这一二十年间,顾经居然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在大魏文坛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因长于作赋,辞藻靡丽,若高髻丽人,燕婉如春,顾经名头之响亮,甚至与北齐大诗人戚竞齐名,被称为北戚南顾。

这就了不得了,混日子能混到这等境界,实为天下文人之楷模。

到了顾经这境界,人家也不能叫混日子了,他随随便便写出来的一篇赋,就人争相出高价来买,若是有朝一日顾家家道中落,指不定顾经还能靠这来养家呢。

扯远了,眼下这位定国公从外头踱着四平八稳的方步进来,许氏与顾香生两姐弟一早便起身迎接。

许氏笑道:“夫君回来了!”

顾经无可无不可地唔了一声,看了顾香生和顾准一眼:“你们也在啊。”

顾香生二人给顾经请了安问了好,许氏适时道:“阿隐和阿宝都在这里,夫君可要考校考校他们的功课?”

顾经刚想摇头,头摇了一半又道:“也好,阿宝过来,近日先生教了什么了?”

顾家请了先生分别教授儿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