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想有多大作用,能有此局面已是不错。殿下身为储君,当‘不动声色’才是。”

太子缓缓舒出一口气,略显紧绷的背部线条缓和下来:“叔祖父说的是,是孤失态了。”

“此番之事,当大有可为,我也该回来了。”索额图将音调拉的长长的。

明珠被罢官,他也好不到那儿去,早早卸任了内阁议政大臣等职位,后来虽然又任领侍卫内大臣,可那与内阁何止千差万别。尝过权势的滋味,没有人会放得下,他也不能,退出朝堂一事不但没能让他引以为戒,反倒更让他坚定了要扶太子上位的决心,不想再被一言就像丧家犬一样的赶下权势顶峰了,侄孙儿总比侄女婿要靠谱。

想及此,索额图又道:“殿下要多为陛下分忧,军队先不要插手,可从粮草方面入手。”

“孤明白了。”太子颔首。

是的,他不必为那等跳梁小丑费心,他天生高贵,他的起点是他们一辈子都摸不到的终点。

这场战事对后宫的影响,目前来看,大概就是要过一阵简朴的日子了。

大概还有那么几个人担心自己可能会出征的父兄。

惠妃大概是唯一一个心里乐歪歪的人了,胤禔之事不用说,却是翊坤宫又出了件喜事,袁庶妃怀孕了。刚送走一个胤祹,这马上又添了一个,可不叫人了歪了嘴么。

私下里甚至还悄悄有了一个说法。

翊坤宫是个福地,是易孕的福地。

惠妃、万琉哈常在、卫庶妃、袁庶妃,不是生了就是正怀着,前三个还都是阿哥。

一时间,翊坤宫门庭若市,即使不太信的人也不介意上门去沾沾福气。

对比前朝的紧张备战,倒显出一丝“宫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味道。

第167章

今年先是太皇太后去世,接着又是噶尔丹叛乱,着实让人觉得是不是流年不利。

就在这档口,康熙还开口说要去巡幸塞外。

“这次就不带你们了,蒙古那边正乱着。”康熙揉了揉眉头道。

云荍颇有些担忧的道:“一定要去么?不如等蒙古那边安定了再去吧。”

“就是因为正乱着,所以才更要去!妇道人家懂什么!”康熙直起身子凛然道。

云荍皱眉,康熙的话让她很是不快,甚么妇道人家,还不就是大男子主义!

康熙注意到她的状态,柔了语气:“朕知道你是担心朕,放心,朕不会有事的。”

云荍不想跟他一个封建皇帝辩论尊重女士这个话题,撂开手转移话题道:“皇上打算甚么时候走?妾也好准备准备。”

“七月吧,朕将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再走。”康熙顿了顿又接着道,“这次振打算带着老大、老三、老四,老大福晋那儿你多照看些。”

“是。”不过她还是有些奇怪,“太子呢?”以往康熙可是走到哪儿带到哪儿的,这次居然没有?

康熙微微勾出笑容:“保成大了,可以为朕分忧了,这次就坐镇朝中帮朕处理一些事情。”

云荍讶异的道:“太子太厉害了吧,才多大啊!”起码如果现在叫她去处理朝政什么的,她肯定是不敢的,不为别的,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扛不起天下万民的责任。

云荍这句感叹搔到了康熙的痒处,他一直在精心打磨、雕琢这个儿子,现在保成初露光华,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他推出去,让世人看看他教养出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儿子。

心情舒畅的他也夸奖道:“胤礿也不错,那小子上次一篇赋论,很有功底,将来是个干实事的。”

“他只要不整幺蛾子,妾就心满意足了。”云荍漫不经心道。凭良心讲,胤礿真的很懂事、很努力很上进了,可云荍知道,现在他还可以因为年纪小而锋芒毕露,再过几年,他若还学不会韬光养晦,那路将会很坎坷。

康熙笑笑,没有说话,两人随口又谈起别的,晚上自然而然的就歇下了。

早上起来,云荍看着玻璃镜中清晰的身影,脑袋里恍惚飘过的还是上辈子的容貌。失笑着摇摇头,这么多年了,看着这张脸,她还是没能当做自己的。

初杏却以为她是别的意思,当下汇报道:“徐庶妃和牛庶妃今早没有来请安。”

云荍叫她说的愣了一瞬,而后才淡淡的应了一声:“嗯。”

七月,康熙轻车但不简从的出发了。轻车当然是因为没有了宫妃的跟随,马车直接少了二三十辆,与此相对的,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