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品种猪——石门黑猪'这个成就,她上辈子绝对没有触发过。不过这也正常,上辈子她接触到的种猪就不同,自然进化方向和具体情况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而单看系统给出的名字,石门黑猪,不难看出这是本地猪种的优化品种。

更赞的是,这次的品种优化,居然是针对猪舍内的所有猪的。这就代表,即便是已经成年的猪,也一样进化完成,不需要再通过培养下一代就能看出品种优化后的优势了。

王香芹直接点开石门黑猪的介绍,果不其然,系统给出的评价就是基于石门本地猪进化而成的。未进化之前的本地猪,优缺点很是明显。

优点在于产仔数多,基本上头胎就能产下十只左右的仔猪,后续只要营养跟得上,平均产仔数还会略微增加一些,差不多能保持在每胎十三只左右,且成活率较高。

当然,缺点就更明显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深长缓慢,一年出栏的猪几乎没有,因为多半人家捉猪崽都是在开春那会儿,到了年底最多也就十个月,做不到出栏,年后正月里不让杀生,就会索性再养个半年。而事实上,哪怕养上两年整,其重量也就两百斤,这还是喂得好的情况下。另外一个缺点则是因为地域产生的,因为石门镇这一代气候很好,冬天不会特别冷,夏天也不会特别热,因此本地猪无论是耐寒还是耐暑性都不强。具体表现为,冬天不爱动弹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夏天则是蔫巴巴的没个精气神,胃口也不太开。

根据王香芹上辈子的经验,品种优化往往是很极端的,优点是会不断的优化,然而缺点却并不会消失。

果然……

在具体的品种优化介绍里,王香芹看到了熟悉的描述。

'石门黑猪优化方向:产仔数、肉质,具体参考“太湖猪”、“金华猪”。'

太湖猪和金华猪都是王香芹上辈子比较出名的猪种,她是不清楚这辈子有没有这样的猪,不过既然介绍里有,只怕在这个年代一样有着类似的存在。

其中,太湖猪最出名的就是产仔数了,她先前还觉得本地猪产仔数不低,然而人家太湖猪却是以产仔猪闻名世界的,初产就是十二头以上,三胎以后直接蹦到了十六头以上,这还是平均产仔数,要是按照最高来算,据她所知,最高纪录是单胎产仔三十六头,且存活率极高。假如石门黑猪的优化方向是太湖猪的产仔数,那她可就赚翻了。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跟本地猪一样,太湖猪生长速度较慢,虽然是没有夸张到两年出栏,但的确不像其他品种的猪那样,能够做到快速催肥。事实上,太湖猪的瘦肉率是偏低的。

至于金华猪,最大的优势自然是肉质了,皮薄骨细,肉质极佳。缺点则是就算精心饲养,成猪的体重也就两百来斤 。

人都不能十全十美,何况是猪呢?

王香芹倒是十分想得开,她上辈子哪怕经营到后期,也没折腾出十全猪来。眼下虽说是砍号重来,可因为时代所限,最初得到的本地猪资质太差太差了,能到这地步已经让她很惊讶了,尤其是这次的转盘抽奖,纯属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啊!

很快,她关了系统界面,走进猪舍里头,仔仔细细、上上下下的挨个儿给猪们做检查。

亏得这会儿不早不晚、不冷不热的,这要是搁在猪们犯困的时候,哪怕是主人它们一样能闹脾气。要知道,石门黑猪就算往太湖猪和金华猪的某些特质上进化了,然而脾气依旧是原本的脾气,半点儿没继承到金华猪那温驯的性情。

费了小半天工夫,王香芹亲自核实了猪舍里所有的猪,并将其一一对照到系统给出的检测表上,同时心里也有了新的发展计划。

正盘算着呢,四郎过来寻她说事儿,却是为了近段时日里的吃酒问题。

老朱家亲戚极多,毕竟每一房都挺能生的。平常忙活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到了农闲,尤其是年前这段时间,那是喜宴扎堆。搁在王香芹上辈子,绝对被红色炸弹轰得头晕目眩。好在,他们这一带虽说也有喜宴送礼的风俗,送的却不多。像交情一般的,送几棵白菜萝卜就能混一顿酒喝,当然菜色也就一般;交情实在的,鸡蛋是最好的选择,一篮鸡蛋有时候能解决很多问题;要是关系极为亲近的那种,那么一块布、一只鸡或者别个实用点儿的东西都成,左右不过是日常用的。

让王香芹纳闷的是,去年可没人问过她这个,就连今年春耕结束后,也有人办酒,那会儿她是连去都没去。

“是大哥来问我打算送些啥,说咱们几兄弟就算分家了,送的东西也应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