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 (第1/4页)

对他的一万五千人来说,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也知道,京城附近的军队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只有城郊驻扎的左右武卫一万两千人。因此他特意派了斥候去左右武卫大营查看情况。不料庾璟年早有防备,大营周围派了极多的巡逻队,何淮的斥候根本就接近不了左右武卫的大营。

只隐约看见大营之中到处炊烟袅袅,旗帜飘扬遮天蔽日,回去向何淮汇报,何淮便认定左右武卫并没有任何的调动,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问自己的行军参谋:“咱们这是到了什么地方了?距离狗皇帝还有多远?”

那人道:“将军,前面就是一线峡,地势十分险要,不过过了一线峡,咱们快马加鞭,两个时辰就能到元帝的行在了。”

何淮大喜:“好!吩咐兵士们加快速度前进,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度过一线峡,然后取那狗皇帝的狗命!”

“将军!”行军参谋有些不安,“咱们一路急行军,将士们早就疲惫不堪,可否休息一阵子,再过这一线峡。这里地势险要,要是有人在崖顶投掷石头,咱们可就变成了待宰的羔羊,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线峡一线峡,顾名思义,两边是高高的悬崖,中间是一条羊肠小道,最窄的地方只能容许一匹马通过,这要是有人在顶上埋伏好了,何淮这五千人根本连给人塞牙缝都不够。

何淮却冷哼了一声:“怕什么?我北府军身经百战,实力强横,那皇家十二卫的老爷兵们和咱们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根本就不堪一击。再说了,京中各卫兵马的动向咱们全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谁能在这里设伏?”

行军参谋心里还是感觉不安,可是何淮脾气不大好,他也不敢再多劝。行军参谋心里很清楚,何淮十分瞧不起庾璟年,觉得所谓的大晋新一代的将星,不过是运气够好,又得到了皇帝的全力支持,加之全国上下的资源供他挥霍使用,他才能年纪轻轻就建立如此功业。

所以他也瞧不起庾璟年训练出来的皇家十二卫。

只是庾璟年能有今天的威望,真的只是靠运气吗?

何淮道:“咱们必须得赶在皇帝返回京城之前追上去,咱们共有一万五千军马,渡过一线峡可不是一时半刻的时间。所以绝对不能休息。”

何淮说的都有道理,行军参谋更不能反对了。

于是五千轻骑兵在何淮的吩咐下开始过峡。

这时萧十三和庾璟年都坐在高高的悬崖上头,看着底下过峡谷的人马。萧十三道:“看何淮这一路的行军路线,果然是直接奔着皇上去的,此人带足了兵器粮草,私自入境,必定是造反无疑了。咱们可以动手了。”

庾璟年哼了一声:“何淮本来就是要造反,这还用你说?”庾璟年在山崖上布置了无数的巨石滚木,对付北府军根本就不用浪费一兵一卒,一声令下就能叫他们损失过半。

这么有利的地形不利用,庾璟年也就枉有名将之称了。

萧十三眼看着功劳就要到手,有些等不及了。“那王爷还等什么,赶快下令攻击啊。”

庾璟年却慢条斯理地道:“不着急!你没看见,何淮的五千骑兵只进入了几百人吗?他这是在试探峡谷上头有没有伏兵,这时候动手,只会让他抓住机会,趁机逃走。”

萧十三不由仔细看去,果然如同庾璟年所说的一般。何淮毕竟是老江湖,虽然有十足的把握上头没有埋伏,他还是先派了三组士兵,每组一百人,进入峡谷去试探敌情,等那三组人安全通过了峡谷,没有丝毫异样,何淮这才松了一口气,亲自带着主力进入了一线峡。

庾璟年一直等着何淮的部队进去了百分之九十,前头的部队都快要出峡了,这才下令用巨石滚木进行攻击。

何淮这时刚刚走到一线峡的中央,忽然听见悠长辽远的号角呜呜呜地吹响,何淮心头巨震,尚未反应过来,已有无数的巨石滚木从天而降,峡谷里本来就地方狭小,躲无可躲,加上马匹受惊踩踏,一时间变成了人间地狱一般,北府军哭爹喊娘,不过片刻就死伤惨重。

行军参谋带着亲卫军拼死保护何淮,才没有让他被巨石给砸死。何淮看着溃败散乱的士兵,他自己精心培养的士兵像是韭菜似的被一片一片收割着生命,他心如刀割,已经蒙了,不停地问一句话:“敌人是从哪里来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行军参谋哪里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快走,快走啊!”

拼死才将何淮护送着出了一线峡。何淮整顿兵马,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