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 (第1/4页)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这样做就意味着要和北燕的大军正面相抗,想到北燕军的凶残,众人都有些不寒而栗,谢纯冷笑一声,“大丈夫投身军戎,不过马革裹尸而已,众位若是连这么一点胆色勇气都没有,我奉劝各位不若立刻就地解职,回家带孩子去吧。”

众人被他这一番激将,不由得全都涨红了脸。陶铿道:“季平小兄说得对,慕容圭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人,咱们若是连和他对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还有什么脸面再存活于世?各位,咱们就和慕容圭好好较量一场,看看到底是他的北燕铁骑厉害,还是咱们大晋的水师厉害。”

就这么着,陶铿一番动员,众将官硬着头皮出兵和北燕军作战,无所不用其极地拖住了北燕军的脚步。打了几仗,虽然次次都战败,可是荆州军却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北燕军虽然厉害,但是也不过是一颗脑袋,两只胳膊,并不是不能战胜的。

北燕军本来势如破竹,受到荆州军的不断骚扰,速度就变慢了下来。慕容圭连下了几道命令,叫各路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可是众人不是不想听命,实在是荆州军极为讨厌,时不时从背后冒出来,时不时地烧他们几个粮草,北燕各路军队叫苦连天,搞得他们想快也快不了。

慕容圭接到消息之后,带着宇文周在中军大帐中用沙盘把荆州军的行军路线进行模拟,慕容圭一边模拟一边沉思,最后他一拂沙盘,站了起来:“阿周,你看出什么没有?”

宇文周和慕容圭从小一起长大,算是慕容圭的发小。所以慕容圭在没人的时候才会称其为“阿周”,不过慕容圭自从当上皇帝之后,威严声望与日俱增,宇文周从前也是管他叫“阿圭”的,可现在却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了。

宇文周作为慕容圭的发小,慕容圭上台之后,一直把他当做特殊的培养对象加以培养的,每次带兵打仗都要带上宇文周,宇文周耳濡目染,又是从小出生在宇文家这样的武将世家,所以对于行军打仗十分有研究,算是北燕年轻一代的冉冉升起的将星。

可他看了刚才慕容圭的模拟之后,还是没有看出什么来,“难道这些部队的背后是有人在指挥的?这不可能吧!”

这一次,荆州出动骚扰的军队,都是小股部队,没有三十支也有二十多支,这么多支队伍,要是对他们进行统一指挥,那得有多么聪明的脑子,多么强悍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反正宇文周自忖是绝对办不到的,至于慕容圭,反正宇文周觉得他的脑子根本不是人脑子。也许他可以做到?

慕容圭却点了点头,“这些小股部队出现的频率太过巧合了,一定是有人在背后统一指挥。而且此人行事天马行空,胆大包天又心细如发,不过却像是对一些军事常识并不怎么通晓。”

宇文周听得一愣一愣的。他知道慕容圭洞察力十分敏锐,可是慕容圭所说的这一切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难道是陶铿?”北燕这边早就得到了陶铿继任景州刺史的消息。

慕容圭不喜欢太聪明的属下,也不喜欢太笨的属下。宇文周这种程度正好,他笑道:“不可能是陶铿!陶铿若是有这样的智商能力,又怎么会屈居在桓奇手下这么多年?”

“那是谁?”宇文周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南晋除了一个庾璟年,谁还有本事能令慕容圭吃个小亏。

慕容圭忽地一笑,淡淡道:“看来我还是太小觑了天下英雄。本来以为南晋除了庾璟年余子皆不足为惧,看来是我太托大了。”其实真正的病根处在哪里,他心里很清楚。

攻打大晋也好,攻打襄阳也好,他都太过急迫,难免叫人趁机抓住了破绽,就像这一次,他想一口吃下一个胖子,所以将大军分成十余部,将辎重车放在后面,齐齐像襄阳进发,没想到就被谢纯看到了破绽。

其实他本不该出现这些破绽的,他是实在不能忍受自己心爱的女子一直睡在别人的床上,和别人生儿育女,他表面若无其事,其实他的心每天都像是在油锅里煎熬一样。

不过他是个知错能改的人物。找到了症结所在,立刻就派人传令各部,像中军集结,十万大军合兵一处,谢纯若是再派人来骚扰,那就不是骚扰,而是送羊入虎口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想赶在庾璟年到达之前拿下建康的谋略恐怕就要泡汤了。

宇文周也看出来了:“若是陛下合兵一处,岂不是就不能阻止庾璟年增兵襄阳了。”

慕容圭忽地哈哈大笑:“不能便不能吧。庾璟年这些年来号称南晋第一名将,今回就叫我在战场上领教领教,看看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