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李氏笑的前俯后仰,“那老鳏夫讲话都不利索,他还能娶老婆哩?你要再胡说,我明儿就找人给你也讲个婆家,你跟麦芽一块嫁人吧!”

田氏也笑的肚子疼,麦芽在一旁看着她俩笑,心里却盘算起来。这里的风俗,女子改嫁也没啥,主要是有些女子中年丧偶,孩子太小,无力抚养,不得不改嫁。总归是名声上不太好听,但听着听着也就习惯了。

人老了,要是有个伴,其实也挺好,子女始终是子女,跟老伴还是不一样的。

这两天村里下黄鳝的人也不少,大部分都由田家送到县城里,当然也有人想自己去卖,田家也不拦着,也没什么好拦的。

元青也抽着空去外面下一些笼子,早上起来收,也不费啥时间,却能让中午的菜丰盛些。

臭豆腐炸好之后,香味把干活的人都引了过来,田氏便招呼他们过来歇一歇,吃点东西再干。

这会其实还不到吃午饭的时间,麦芽估摸着,也就是十点半左右,快到十一点的样子。干活的人,吃饭都比较早,然后下午三四点钟,再吃些东西,垫巴一下,晚上再烧晚饭。

除了他们早上在家吃的,基本上要在田家吃上三顿饭。

干活的都是壮汉子,吃起饭来,那也是不含糊。

林德寿一手抓着包子,一手夹着臭豆腐,嘴里还想嚷嚷几句,“哎呀,田嫂子,你家麦芽每天变着花样的做饭,我怕等这活干完了,我倒还不想走了哩!”

众人哄笑,黄年也直点头,“麦芽做的菜的确好吃,我都吃了五个包子,再吃待会该弯不了腰了。”

许兴国个头比李元青矮些,也没李元青长的壮,皮肤倒挺白的,头发用布巾包,束在脑袋上。这里的男娃虽然都绑着发束,却都是短发,如果放下来,大概是齐肩的长度。

他呵呵的笑着,跟元青他们低头讲些什么。

钱满仓也沉默的很,闷头吃东西,不像其他人乍乍乎乎。反正一堆人,就听见林德寿那高嗓门乱吆喝。吃罢饭,来进货的人,陆续都走了,剩下的都是本村的年轻人,不过王根生却儿子留下了,说是现在家里也没什么农活,让他帮着田家干点杂事。

王大庆听话的很,他爹说让留下就留下。这里的几个男娃,数许兴国年龄最小,也数他最爱笑。王大庆就不用说了,像二妞说的,半天打不出个屁。

麦芽曾悄悄问过李太公,问他对王大庆这娃的看法如何。这老头虽然有点古板,但认真起来,还是很有份量的。

李太公只给了她八个字,“一生碌碌,平凡无奇!”

麦芽暗自琢磨,这八个字的意义,想来想去,这老头好像没讲到重点,她又不是关心他有没有前途,她关心的是他的人品。

就在麦芽思考的时候,李太公忽然问道:“丫头,你不是要跟我外孙定亲吗?咋又问那小子,他跟我外孙可不是一个层次,你莫要糊住眼睛哪!”

麦芽失笑,这老头在讲什么呀!

下午的时候,林氏不放心林德寿在这里干活,她自己也想来看看,便带着林虎一块来了。

林虎一来就跟在麦芽身边团悠,林氏也帮着田氏洗洗刷刷,三个女人凑在一块唠家常。

今儿有新鲜的猪肉,麦芽又开始琢磨着,做些粉蒸肉。

粉蒸肉用五花肉来蒸是最好,另外米粉也得自己炒,这个倒不难。

麦芽端了些大米,站在田氏她们跟前,“娘,婶子,我去炒些大米,你们谁帮我烧把火呀?”

炒米,她一个人可做不来,慌慌张张的跑上跑下,很容易把米炒糊了。

三个老娘们坐在一块洗猪下水,李氏正要擦手,就听见李太公在后面嚷嚷道:“丫头,我给你烧火。”

这下可把李氏惊呆了,别说烧火了,李太公从前连厨房都不会进的,他总说进厨房是女人的事,元青他姥姥在世的时候,想让他伸把手,那都是痴心妄想,这老头,可不是一般的古怪,而是非常古怪。

麦芽却笑嘻嘻的转过身,问他道:“您烧的好吗?火大火小了都不行,要是烧糊了,您可得赔我的大米哟!”

李太公不高兴了,把脸一板,“小丫头,你也太小瞧你太公了,我活了几十年,连大锅都烧不好吗?我今天还非烧给你看看不可,不就是炒米吗?走,你炒米,我烧火,我还就不信了。”

一老一少,边走边聊天,李太公又她说的粉蒸肉很感兴趣。

李氏小声跟田氏她们说道:“看样子,我爹是找到克星了,我家几个侄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