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1/4页)

孝宗的脸色不觉得更加阴沉——

那个时间,正是虎威大营事发的时间,宋灏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分身两处。

而虽然没有人亲见明乐带宋灏回府,之前萧氏和易永群的供词却间接的证明了这一点——

两人在一起呆了整夜。

而此时的易永群和萧氏也才后知后觉的彻底明白过来,他们的级攻击力间接做了宋灏的不在场证明,而同时——

也坏了孝宗的事。

这个认知让两人如坐针毡,即使使劲的低着头降低存在感,仿佛也依旧能感觉到孝宗锐利如刀的目光丝丝缕缕割裂在后背的皮肤上。

萧氏的双手抠着厚重的地毯,咬牙咬的牙龈都要跟着渗血——

怪不得易明乐那死丫头会让她那么容易就察觉了宋灏的存在,这些分明都是那死丫头计划好的要利用她!

夫妻俩战战兢兢的跪着,孝宗却良久没有做声,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一段的时间似乎过的分外漫长,也不知道具体过了多久,院外才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是易世子!”刘公公凑到孝宗耳边小声的提醒。

本来正在闭目养神的孝宗缓慢的睁开眼,而萧氏已经一个机灵扭头朝院外看去。

易明峰穿一身墨绿色的朝服,带着几个心腹的侍卫快步从院外进来,一边走一边挥手遣散了随从,径自跨进门来,跪地行礼:“微臣见过皇上!”

府上发生的大致情况他进门时已经得了钱四的禀报,虽然被易永群和萧氏的“神来之笔”搞的焦头烂额,但进门之后的神色依旧泰定,甚至没有对在场的任何人多看一眼,只就恭谨的跪在孝宗面前。

“平身!”孝宗略一挥手,示意他起来,继而问道,“如何了?”

“微臣刚从虎威大营回来,那里的情况已经询问清楚了。”易明峰道,不等孝宗再问就继续说道,“昨夜是梁将军的五十大寿,整个虎威大营摆宴庆贺,有人借机在酒水中洒了迷药,然后借机袭营。据闻刺客一共是十二个人,没有任何象征身份的证物显露,其中一人被当场剿杀,两名重伤自尽,其他人事后都逃之夭夭了,并没有留下任何追踪的线索。”

明乐听着,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

想来也是,以宋灏的为人,怎么可能留给敌人追踪他的线索,而事发之后的第一时间孝宗却命人包抄了殷王府,把所有的矛头都直指向他。

可见,孝宗意欲除掉他的决心是何等迫切,又更可见这些年间他在孝宗的明枪暗箭之下生存的何其不易。

“二十万虎威大营的将士,敌不过区区十来个刺客?”孝宗冷讽的哼了一声,突然一拂袖挥落了手边杯盏。

杯中茶水已经冷了,茶叶沫子伴着碎瓷片溅了一地。

这件事不是自己经手,易明峰反而坦然,只就静心敛气的听着。

跪在当前的易永群和萧氏不觉一抖,把头垂的更低。

孝宗的眸色一深,随即却是毫无征兆的扭头看向宋灏道,“老五,针对这件事,难道你就不想说点什么?”

“这件事,皇兄不是已经交给四哥去处理了吗?”宋灏反问,不予评断。

孝宗被他堵的一窒。

下一刻,宋沛已经跪伏下去,惭愧道:“是臣弟无能!”

事实上,他得到的命令只是封锁殷王府,并竭尽所能追查宋灏方面的线索,这些都是孝宗吩咐下来的差事,从头到尾他并未真的接触到虎威大营出事的经过。

孝宗原也以为捉住宋灏的把柄,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偏偏半途杀出来个易永群,把整个事情搅黄了。

易明峰见他脸色不好,心中多少有几分了然,提了口气开口道,“皇上,虎威大营方面微臣还追查到了一些线索,请必须准许微臣传个人进来。”

“嗯?”孝宗的精神略有几分振奋,不动声色的略一颔首,“带进来吧!”

“是!”易明峰拱手一礼,转身出去,不多时就带了个身披战甲的年轻人进来。

“末将见过皇上。”那人进门就单膝跪地行礼。

孝宗打量他的一眼,不置可否,而是抬头递给易明峰一个询问的眼神。

“这位苏琦远苏校尉是昨夜在梁将军寿宴现场的客人之一,事发之时也是他带人迎敌抵御刺客的。”易明峰道,“对于当时的情况和有关刺客的信息他都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所以还是请他对陛下详细说明吧!”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