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 (第1/4页)

就是平城一大早递送进京的折子,昨夜府衙两处的粮仓同时走水,里面囤积的所有米粮都付之一炬,被烧成了灰烬。”

内侍说着就膝行上前,把手里那份被药汁染的不像样子的奏章送上来。

平城是京城附近最大的一处城镇,历来朝廷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历年税收得来的财务钱款都直接运送进京入国库保管,而数量巨大的米粮则是在平城专门修建了粮仓代为存储。

因为两地相隔不远,来回调配也方便。

再者因为京城之地的驻军也大多是在城外,粮草放在平城,也省的里外进出京城劳民伤财带来的不便了。

这一次孝宗为了备战,当即就就叫人去平城运粮,不曾想统共不过七八里地的行程上就会出了这样别的差错。

孝宗的手指用力的抓着身下床单,目光死死的盯着那份脏了的折子却没有去动。

内侍只能一动不动的擎着,大气也不敢喘。

半晌,孝宗才面无表情的吐出几个字,“叫平阳侯来见朕。”

“是,皇上!奴才这就去!”那内侍急忙应了,爬起来,也顾不得酸麻的双腿,逃也似的奔了出去。

彭修接到孝宗的口谕入宫已经是一个多时辰以后。

彼时孝宗已经起身,正坐在御书房的几案后面对着桌子上展开的奏章走神。

彭修走进去,丝毫不介意他的脸色和脾气,躬身见礼:“臣彭子楚,见过皇上,不知皇上传召微臣进宫,所为何事?”

“哦——你来了啊!”孝宗回过神来,先把放在跟前的奏章往前一推,“你看看这个吧!”

“是!”彭修应道,从容的走过去,拿起那本沾染了药汁的奏章一目十行的看过,然后才象征性的皱起眉头道,“皇上传召微臣过来,是怀疑此事和殷王府有关?”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孝宗由鼻息间哼出一声冷笑,目光嘲讽。

“可是微臣明明已经调派密卫把整个殷王府监视起来了,并且周边又有御林军的岗哨封锁,除非殷王妃可以未卜先知,提前安排了人去做这件事,否则——”彭修摇头,十分肯定道,“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是殷王已经秘密潜返京城了呢?”孝宗反问,阴冷幽暗的眸子里有幽暗而诡异的冷光一闪而过。

“这也不是不可能!”彭修说道,做出一副费心思索的模样,倒是没了后话。

孝宗正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也没在意他的神情语气,沉默片刻就重新收摄心神看向彭修道,“事到如今已经不是追究这件事的时候了,虽然有楚州的密报,但是在没见到殷王其人之前,有些事都还不能做定论。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朕也不得不提前做好万全的打算才好。如今平城的粮草被烧,京城各府衙之内存粮都数目有限,你给拿个主意,要从哪里去调配粮草来补这个缺?”

“附近各州府的衙门应该都有存粮,只是离此最近的普运城也在二十里外,去平城的那段路上都会出这样的差错,若是依例再从别的地方调配粮草更是难免路上会出现同样的差池。”彭修分析道。

“朕所担心的也是这个!”孝宗说道,目光幽冷的盯着远处的地面,眼底的情绪有些难以分辨的慢慢说道,“如果真的是殷王从中作梗,哪怕是他的手里其实没有兵力,只用这种方式,从四面八方截断京城之地的粮草供应,用不了多久也可以将整个京城逼入绝境。”

如果宋灏真的动了这样的心思,那么很有可能他要攻克京城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了。

这样的布局和用心未免太过险恶了些。

“可是城中府衙的粮仓根本就顶不了用的。”彭修说道,面上表情很是认真的思忖再三,提议道,“城中的富户和官员家中应该都会有囤积粮草,不若皇上下一道圣旨,让他们——”

“哎!”孝宗未等他说完已经抬手制止,“杯水车薪,这也是不是长久之计!”

说完就又定定的重新看向彭修。

彭修心里冷笑——

只看他这副表情就知道他是心里早有计较了,此时却假惺惺的来问自己,只怕——

呵——

彭修就只装作不懂,继续与他打马虎眼:“微臣愚钝,还请皇上明白示下!”

孝宗又盯着他看了两眼,见他的神情之间确实一片坦荡,这才把放在手边的另外一份信函推到他的面前道:“你看看这个!”

彭修心里狐疑,面上却是不显,径自取过那信函打开,粗略的扫了一遍,脸上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