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 (第1/4页)

“皇上!”明乐起身行礼,却被他抬手拦下。

六岁大的孩子,竭力的维持一种老成的姿态道,“皇叔不必多礼,坐吧。”

随后挥挥手,是以顺心等人退下。

待到众人退下,他才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坐到椅子上大口大口的吐着气。

宋灏见他这孩子气的模样不禁莞尔,道:“这才不过半天,就装不下去了?”

“连着三个时辰了,那些大臣轮翻的求见请安,又没几句真心话,朕看着都累。”宋子昇抱怨,不过脸上倒没有露出太过明显的厌倦情绪,指了指桌角堆着的一打奏折道,“这些折子,皇叔都替朕看过了吗?不知道朕处理的可都还好?”

为了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宋灏说是摄政王,代替他暂时掌管朝政,但事实上那些要紧的折子都会搬到他的跟前来让他先看,然后给出相应的对策来,然后再从旁指点,指出其中谬误的地方,算是个从实战出发的课程。

“嗯,都看过了。”宋灏点头,起身走过去他的桌案前面。

那桌上一共放了五份折子,宋灏逐一的展开来和他谈了。

不得不说,宋子昇其实是个十分聪慧的孩子,虽然其中离不开苏相的教导,但他自己举一反三的领悟力也是相当高的。

思路清晰,在政事上时而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在处事手段上还略显稚嫩,但不失为一个可教之才。

宋灏讲解的仔细,宋子昇也听的认真。

四份折子点评过去,拿到最后一封的时候,宋灏的神色就不觉的沉了三分,道:“兵部的折子,要请皇上赐封秦啸为镇国将军,并且授以驻守东南海域的二十万兵权?”

朝廷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次出征的主帅皇帝可以封为主帅将军,但却只是临时的,待到战争结束回朝之后,之前的封号和兵权都要收回来。

而唯有册封爵位,才可承袭下去,并且永享尊荣。

并且朝廷的兵权也是分散在功勋世家的老臣之中把持的。

现在兵部提议册封秦啸,便是将他加官进爵,有意将他拉拢到朝廷政权核心的位置上来。

“秦将军在东南海域屡战告捷,军功显赫。之前皇叔曾经对朕说过,秦将军英勇善战有勇有谋,是难得的将帅之才。批阅这份折子之前朕还特意请教的太傅,太傅也说以秦将军这样的军功,升了他的爵位当属合情合理,不会惹人非议的。”宋子昇道,可是看着宋灏的神色就知道,他是并不赞成这件事的。

“太傅所言,是升爵一事符合祖制?”宋灏问道。

“太傅是这么说的!”宋子昇纳闷的点点头,心道自己方才明明已经说的十分清楚明白了,皇叔为什么还会多此一问。

“所以啊,皇上想想,太傅说的只是赐予秦啸爵位一事符合祖制,不会惹人非议,但他可曾说过,授予兵权此时也可取呢?”宋灏道,好整以暇的看着他。

宋子昇想了想,这才恍然察觉此事里面的确是有些出入的。

“当时朕只是问他,凭借秦将军立下的战功,册封他为镇国将军可有不妥,军权的事,倒是忘了提了。”宋子昇道,神色之间还是不甚明了的看着宋灏,等他给一个解释。

“军权一事才是重中之重,我说这话并不是叫皇上怀疑秦啸的衷心程度,而是在军政大权一事上,你必须随时警惕。”宋灏说道,把折子合上扔回桌上,语气平淡,“如今太平盛世,你登上帝位,要守住这座江山,靠的是文臣的韬略和出类拔萃的治国手段。可是无论是在乱世你还是在眼下,兵权一事都不可小觑。不是皇叔危言耸听的吓唬你,在这朝堂之上,是个文臣加起来的分量都远不及一个手握兵权的武将更值得忌惮的。一个文人,他不不服从你统治的时候,至多也就是写几篇算文章,散播一些动摇社稷的言辞出来,这样的小动作,要灭绝和制止都不是难事。可是对于一个手握重兵的武将而言,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想要反对你,手上的军队就是最强硬的资本,只需要调转枪头,立刻就能给你造成巨大的威胁。远的不说,你说海域那里的乱党如何敢于对大邺王朝的统治生出不臣之心?还不是因为他们手上积蓄了强大的武力资本。”

“皇叔是说,就算秦将军现在衷心于朕,朕也要防范于他?不能给他兵权吗?”宋子昇懵懵懂懂,先然还不能完全参透其间玄机。

“为人君者,不是要时刻防范着谁,而是你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资本,能够控制和掌握你的每一个臣子。”宋灏摇头,耐着性子继续说给他听,“秦啸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