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 (第1/4页)

冯瑄沉默半晌,说:“……我今日才知道我输四海良多。他当日相助公主,今日又替公主寻了另一个更好的夫婿,我实在……无颜面对公主。”老迈的赵王又怎么敌得过年轻的魏王?何况赵王奸滑,魏王仁弱,谁都看得出,公主嫁到魏国比嫁到赵国更好。

他既来得太迟,又来得太急。

“我知道公主不信我,但我想告诉公主的是,我这次来是真心想助公主一臂之力的。”冯瑄抬起头说,“公主,大王在宫中养了一个炼丹修道的人,名叫奇云,就是曾给大王进丹之人。他炼的丹极有效,大王前两年连床都不能下,成日昏睡,现在一日却有半日清醒。我寻人打探过,这个奇云,可能就是当年郑国先王身边的仙人。”

原来姜元还有这个“奇遇”。

姜姬又坐了下来,“这人真的这么灵验?”

冯瑄说,“此人爱财,而且为人小心,十分谨慎。他就住在大王的金潞宫里,与大王朝夕相伴,寸步不离。大王对他言听计从。”他说,“公主如果想见一见此人,我可以代为引见。”

姜姬在心里转了十七八个念头,却摇头道:“不必了,有什么好见的?不过就是一个炼丹的人,我又不服丹。还是说,他能治好父王?”

“假以时日,未必不可能。”冯瑄道。

扯蛋,吃药就能把中风治好,这药也太厉害了吧?

何况还有怜奴在,就是这药真有效,他也能让它变没效。

“等我到了魏国,父王就是恨我,又能拿我怎么办?”姜姬道,“不过还是多谢先生告诉我,不过,此人对我无用。”

她赶走冯瑄,等着他下一次再搅尽脑汁想出别的办法来讨好她。因为他要的不是跟姜武的一次交谈,而是想跟姜武成为更亲密的盟友,两人要像异姓兄弟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但姜武并不容易讨好,他不爱财,不爱色,也不爱权。

他还对冯瑄、龚香之流有着天然的戒心,他能跟吴月、屠豚他们坐在一起吃饭,却永远不会和冯瑄、龚香交朋友。就像鸡和鸭,同为家禽,却不能关到一个笼子里。

姜谷虽然身在冯家,还有两个儿子,但姜武不会听姜谷的话。

他只会听她的话。

这才逼得冯瑄要从她这里使劲来取信姜武。

而且,冯瑄大概觉得他用得着她的时候还长得很,不止是现在,恐怕等她到魏国后,他还要靠她来联络姜武。

她对蟠儿说:“曹非到郑国了吗?我们能联络上他吗?”

蟠儿点头,“公主想让他去打听奇云的事吗?”

她点头说,“打听一下,最好能找几个认得出奇云的人,把人送来给我。”

既然知道这么个人,不用一用就太可惜了。

第255章 负心人

曹非到郑国已经有两个月了。

他本为魏人;又在燕地生活多年;想在短时间内站到郑王面前成为他的心腹;实在是痴人说梦。

郑王是什么脾气?他有什么作为?他想做什么?他喜欢什么样的人?讨厌什么样的人?

这些他统统不知道。

不过在他前面已经有了很多失败的例子。

新王继位,自然有无数像曹非一样的人企图投其所好,一步登天。

有人从郑王旧事上看出;郑王对先王修仙这件事肯定是不满的,所以他们就带头反修仙!

有胆子小的,先拿自家开刀;不管是亲父亲母;亲儿子亲闺女,只要修仙,统统该打就打,该骂就骂。父母不能骂;就跪到晕过去为止,也誓要求父母不要再修这什么仙了。

有胆子大的就向外下手了。先王在位五十余年;郑国上下,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最多的就是“仙”。大大小小的道馆、仙山、仙洞、仙人多不胜数。

不管是官还是民;无不修仙。哪怕奴隶;都盼着来个仙人,赠个仙草、仙药、仙丹、仙书什么的,好教他们一步登仙,从此再不在人间受苦。

百姓信仙人,还要考虑一下家里有没有钱,明天的饭在哪里这些现实问题。

有钱人修仙就没了这些后顾之忧,自然可以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想在家里养多少仙人,就养多少仙人。

各种奇异之物,奇异之人,也都受到了追捧。

曹非一路走来就碰见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个人天生就有两颗脑袋!结果他就成了仙人,破衣烂衫坐在土丘上日日感应天地日月,吃喝都由四里八乡的村人送来,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