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小孩跑开之后,老奶奶才看到我跟在后面。她上下打量了我两眼,奇怪的说:“这个姑娘,好像不是我们村的吧?”

我笑了笑:“不是,我来这里找一个朋友,我们约好了天黑见面,现在还早,能不能在这里歇一会?”

老奶奶很热情的点头:“当然可以,来,进来坐吧。”

我们坐好之后,我旁敲侧击的对老奶奶说:“我听我的朋友说,你们这个村子又叫偷生寺。可是偷生寺不是一个寺庙吗?怎么又变成村名了?”

老奶奶笑了笑:“这可是我们村的秘密,向来不告诉外人。”

我心里面无奈的想:“怎么还变成秘密了?”

老奶奶把锅放在炉子上,一边做饭,一边说:“不过……现在说说也没有什么。以前说的话,那可是要杀头的。”

老奶奶可能不是故作神秘,但是她的话却勾起了我的兴趣。我连忙问:“为什么会杀头?”

老奶奶却卖了个关子:“你知道,我们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吗?”

我听到她这么问,又开始胡思乱想:“这可怎么回答?她是在让我猜祖籍?还是在考我生理学知识?还是探讨物种起源?”

第四百七十八章 进庙

老奶奶见我神色呆呆的,她得意地笑了一声:“你肯定猜不到。我们……是从寺庙里来的。”

我奇怪的看着她:“偷生寺?”

老奶奶点了点头。

我心里面嘀咕:“这是什么意思?他们是和尚的后代?这太荒唐了吧。”

这时候,天阳已经偏西了。老奶奶的话匣子打开之后,一时半会好像不会关上了。

她看着我说:“你一定奇怪,我们为什么是从寺庙里面来的吧?”

我点了点头:“是啊,很奇怪。”

老奶奶坐在我身边。叹了口气:“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我老了,没有什么文化,也记不太清楚了。反正那时候,好像大明朝亡了。剃了头发,梳着辫子的满洲人进来。”

我干咳了一声,心想:“我只是打听一下偷生寺的事情而已,怎么老奶奶开始讲历史故事了?”

她还在絮絮叨叨的说什么李自成,张献忠,但是讲的夹缠不清,有很多地方是错的。我耐着性子听了一会,然后小声说:“那个……偷生寺是怎么回事?”

老奶奶笑了笑:“你看看我,人老了之后话就会很多。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她嘀咕了两声:“偷生寺嘛。当时有几个将军,领着队伍和满人打仗。但是总也打不过人家,后来手底下的人都死光了。这几个将军就逃。但是满洲人不打算放过他们,就下了追捕文书,到处张贴他们的画像。”

我几乎已经猜到后面的事了:“所以,他们就逃到庙里面做了和尚?”

老奶奶点了点头:“是啊。他们带着家眷,逃到这深山老林里面。盖了几座庙。男人都剃了光头,说是和尚。女的就穿上缁衣,说是尼姑。这样避人耳目。”

“没人外人的时候,各回各家过日子。如果有人找来了,就全都到庙里面念经。”

我点了点头:“怪不得叫偷生寺。原来是偷偷活下来的。”

老奶奶叹了口气:“是啊。后来这偷生寺就慢慢地越来越大。变成了一个村子。整个大清国,几百年,谁也不敢说这个秘密,连村子里的小孩也不许知道。免得他们说漏了嘴。”

我不解的说:“这个秘密,有必要保守这么久吗?”

老奶奶哼了一声:“怎么没有?朝廷最恨要反清复明的人。就算我们没有这个心思,被小人告发了,这些家产不都被当官的抄走了吗?不能不小心啊。”

我点了点头:“这倒也是。”

老奶奶笑了笑:“后来大清国就亡了。我们这村子里面的人才敢留起头发,过正常人的生活。开始的时候大伙还不习惯,脖子上不挂一串念珠,都不知道怎么说话。虽然不是真的信佛,但是毕竟几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变成个习俗了。”

我看了看老奶奶,发现她的衣着很普通,没有一点尼姑的样子,我笑着说:“我看你和外面的人没有区别啊。”

老奶奶点了点头,很感慨地说:“是啊。老百姓想要忘掉一些事,很快的。三十年一代人。隔上三十年,就再也没有人想起来了。现在再在村子里面说起当年假扮和尚的事,大家都当笑话听。”

我皱着眉头说:“怎么是三十年一代人呢?一代人总也得七八十岁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