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杨绮霞倏地回神,她抬手捋了捋头发,掩饰道:“我刚刚没听到,县主说什么?”

“我叫了你好几声,你都不答应。”县主嘟着嘴埋怨道,“我们方才还说,等过几天摆个宴,我们几个好好玩一玩呢。”

楚锦瑶听了,问道:“县主,你不必去闺学上课了?”

“不必了。”县主一挥手,说道,“太子殿下已经走了,我娘说我这几天辛苦了,让我好好休息几天,等以后事情定下了,再找嬷嬷教习。”

楚锦瑶一听就明白了,太子已经走了,再拘着县主读书学习也没人看,郡王妃便做主取消了县主的课程。等下次再拘紧了县主,大概就是太子妃的旨意下来,从宫中请教养嬷嬷来教县主宫廷规矩吧。

楚锦瑶听到这些话有些恍惚,太子竟然这么快就走了?她还没和太子道谢,而且有些话,她想当面问问太子。

比如她从未在人前拿出过玉佩,太子殿下如何知道她的玉佩长什么模样?还有,太子为何看起来对她很是熟悉,更甚者会不经意照拂她?

当然了,也可能是她自作多情。可是玉佩那件事,是真的很奇怪。

还有那天,太子说他的母亲是文孝皇后,还说他的母亲姓齐,这是什么意思?

这些疑问都快要把她憋炸了,楚锦瑶还想着下次去怀陵郡王府亲自询问,然而没想到,太子已经走了。

楚锦瑶忍不住问:“太子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县主耸耸肩,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说好了要住一个月余,不知道怎么了,太子突然就提出要走,我们连准备都没有。”

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人敢说一句不是,就算私下里揣测,也摸不准这位爷的心思。楚锦瑶想了一会,也无奈摇头:“我也猜不到,或许,前线有什么要事等着殿下吧。”

说起太子的事,其他几个姑娘也来了兴致,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说来也真是奇怪,太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太原,才呆了几天,这便走了。听说知府大人有意设宴宴请太子,可是还没等众人准备好,殿下一声不吭的,便回去了。”

这话三姑娘也有同感:“我前些天还听父亲说,打算等郡王府的席面散了后,请殿下来太原住几天。其他几位大人也是这样想的,他们都觉得,殿下好容易从边关撤回来,这次怎么也能呆个一年半载。自从太子殿下来山西,这还是第一次到城里呢!”

“对啊,谁都没想到殿下这样仓促就离开了。”

太原的各位官老爷们想着,郡王府老寿星的生辰刚过去没多久,各位大人给郡王府颜面,没有贸然请太子出来,反正以后太子肯定还会到别家落脚,他们相互给面子,都不做贸然截胡的事。然而没想到,他门没能等来下一步。

林宝环对此不无得意:“殿下此行是为了给祖母过寿,寿宴完了,殿下自然走了。”

楚家的姑娘们笑着捧场:“表妹说的没错,全城再没人比郡王府更体面了,即便太子殿下也给郡王府面子。”

在座的三位林家姑娘虽然没接话,但都露出赞同的神色。三姑娘有心奉承,笑着问:“我等没这福分,还没机会面见太子天颜,太子殿下便走了。哪像县主和两位表妹,非但见到了太子,还能时常和殿下请安。县主和两位表妹就怜惜怜惜我们,给我们讲讲,太子和宫里的贵人们都是怎么说话走路的?”

林宝环笑道:“还能怎么样,他们不也和我们一样,两只眼睛两条腿,还能有什么可说道的?”

六姑娘抿着嘴笑道:“表姐快别馋我们了,快和我们说说吧。说起来,我还没见过宫里的人呢。”

林宝环被人吹捧地开心了,这才继续说:“其实我也没多见过殿下,只是给殿下请过几次安罢了。”

侯府的几个姑娘露出艳羡的表情,连忙催促道:“你竟然还当面给太子请安,真是羡煞人也。你快说说,太子是什么样的?”

林宝环有些羞涩地说:“这我哪儿知道?不过,太子当真年轻,威仪又气派,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人了。”

“真的?”楚家的几个姑娘不大信,她们长在侯府,自家兄弟和表兄弟不知见过多少,其中不乏仪容特别出色的人。听林宝环这样说,许多人都将信将疑。

林宝环说:“真的!不信你们问四表妹和五表妹,她们也见了。”

话题猝不及防扯到楚锦瑶身上,她本来不想参与这些,讨论男子仪容这叫什么话?可是对着众人的目光,楚锦瑶没法昧着良心否认,只得微不可见地点了下头:“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