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现在起,没有我的命令,谁在妄自调动兵马,立斩不容!”说罢,他的目光看似随意,但却如有实质的在那老者的身上扫过,转身带着护卫,走进城墙上的房间中。

老者身旁的护卫闻言不忿,就要上去与之争辩,但却被老者摇了摇头拦了下来。

“城主,这蛮军将至,为何不召回在西头堡的公子与陷阵营!这镇西关如此待你,分明是公报私仇,包藏祸心啊!”那护卫不解。

老者却再次摇了摇头,说道:“当年之事,是我袁家有负于神候……”说到这里,老者沉默了一小会,随后叹了一口气,终于是不再言语,示意那护卫扶着自己离去。但谁也未曾注意,在离开之前,那老者的眼眸里忽的有一道血光闪过。

西头堡。

陷阵营与袁动坤手下的七百士卒已经集结完毕,但是那方才烧得正旺的烽火却忽的熄灭了。

烽火燃,则表示敌军将至,请求支援。

可是,这烽火忽然又熄灭,却又是何意。

苏长安不禁有些疑惑,难不成镇西关已经击溃了敌军?又或是蛮军已经彻底攻破了莱云?

这两种状况,都不应该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所可以发生的。

那么莱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苏长安不得而知。

但就在这时,一身甲胄的顾牙朗正拿着一张信纸缓缓走来。

“将军,斥候们传来了情报。”说着,顾牙朗将手中的信纸递向了苏长安。

苏长安赶忙接过信纸,将上面的内容一扫而过,随后眉头一皱。

信上所说的内容,大致是,蛮军尚在路上,并未攻城。只是因为夜色、加之周围有他们的夜鸦在游弋,所以并不敢靠得太近,只是大致看了一下,蛮军约莫有五千之数,且大都身强力壮,应当是精锐中的精锐。

苏长安收起信纸,转头看向顾牙朗,询问他的意思。

顾牙朗也是微微沉吟,半晌之后,方才说道:“蛮军抵达莱云比我们想象要快上几日,他们定然加快了行军速度,而出了狼牙山后又马不停蹄的攻打莱云。如此,其士卒定然早已是疲惫不堪,莱云城又不比西头堡,那里墙厚城高,想要攻下绝非易事。我估摸镇神将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熄灭了烽火,想要让我们引兵不发,在更加关键的时刻再出手,断了蛮子们的后路,成前后夹击之势。”

苏长安听了这番话,也暗觉有理。现在蛮军形势不明,而莱云城也熄灭了烽火显然是不需要他们现在出击,贸然出手,不仅帮不到忙,搞不好还会影响到镇西关的计划,因此按兵不动是如今最好的选择。

“恩。”苏长安点了点头,又朝着顾牙朗说道:“顾将军你让斥候们再探,虽是汇报前方情况,我这边整顿士卒,随时待命准备出击!”

“好!”顾牙朗点头,随后转身离去。

这样的决定,落在不同人的耳里自然有不同的反应。

比如陷阵营中的那些士卒本来就害怕去到战场,自然也就大松了一口气。

但是来自莱云城的士卒们则开始不满,毕竟他们中大多数都是莱云城中土生土长之人,父母妻儿皆在莱云城里,如今蛮军马上就要攻城,他们如何能够做主,一时间各种不满的声音响起。

就连那位袁动坤也在此刻排众而出,朝着苏长安说道:“将军莱云之中有我等亲人尚在,去援之事,还请将军三思啊。”

莱云城太守晚来得子,自然对于袁动坤疼爱有加,而袁动坤也因此与自己父亲感情极好,如今其父身处莱云,他这个做儿子的自然心里焦急。

但还不待苏长安回话,陷阵营便传出一阵阵喝骂。

“你们要送死,自己去便是,为何要拉上我们!”

“对啊!你们可以守住你们的妻儿,与我们何关!”

这番言论方起,莱云城中的士卒自然也坐不住了,开始与陷阵营中的士卒对骂起来,一时间军伍之中一片嘈杂,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就在苏长安脸色难看便要发作之时,人群中的胡子却忽的走了出来,大声喝阻道:“吵什么吵!南将军说了是引兵待战!现在贸然前去,不仅帮不到忙,反而会坏了镇将军的计策!还有你们!一个个怯战如犬!哪像什么男儿!若是等下谁敢再说方才那样的话,不消南将军发言,我便当场斩了你们!”

不得不说胡子不亏是混迹军场多年的老兵,一番话说得中气十足,两边各给一锤,终于是平复了此番内讧。

但这内讧方才停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