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了卖身契,被卖到了孔家。

孔家势力滔天,逃奴的下场,就是被活活打死。

她只好忍气吞声,等待时机。

到了孔家,她去年冬天才能熬过来,不用再担忧会被饿死冻死。

可是……这个地方,王云城觉得不是自己的良心待得下去的地方。

她想起了在孔家这几个月的见闻。

孔家有一种点心叫红玉膏。是夫人娘子们闲时的零嘴。

但是这种点心,只取一颗红薯里面最甜最嫩的指甲盖大小的一块。

要凑成一盘点心,大约要千来颗最肥壮的红薯。只取那一点,剩下的倒掉。

有婆子觉得浪费,肉痛想阻止,却被管家一顿喝骂:“孔家是圣人族裔,累世公卿,要是传出去我府里还将夫人娘子剩下的点心佐料给人吃,门面都败尽了!”

王云城想起小花家被孔家强行收走做地租的大半粮食。里面就有大半是红薯。

这要好几家种出来的红薯,才恰好够孔家主子吃几碟点心。

她那时候还很疑惑,为什么孔家那么富贵滔天,却还要贫苦人家的这一点活命的口粮。

小花爹那消瘦哀求的神色还历历在目。王云城不敢想象去年冬天,没了口粮的小花家的下场。

娘子们的一盘子零嘴,就是要没了好几户贫苦人家合家的人命。

王云城洗着碗胡思乱想的时候,听到外面小门那里传来一阵喧哗。

几个婆子伸着脖子看了一会,才不屑道:“掐豆芽的来了。”

这就是孔家一向最引以自得的世家范了。什么叫世家范?

那就是极致的养尊处优。

孔家有世世代代为其承担差役和向其纳贡的佃户与差人。

他家名下,光王云城这个下奴知道的,就有:

巡山户,专门为孔家巡山 。

猪户,专门为孔家养猪。

乐户,专门为孔家提供婚丧时的礼乐。

扁担户,专门为孔家搬运桌椅等用具。

割草户,专为孔家割园里杂草。

荆碳户,专供府里以荆条烧成的柴碳。

浆糊户,专为孔家糊窗户。

酒户,专为孔家酿酒供酒。

菜户,专为孔家送新鲜蔬菜。

扫帚户,专为孔家制作各种条帚。

放炮户,专门孔家点炮竹。

核桃户,专为孔家进供核桃。

杏户,专为孔家献杏。

梨户,专为孔家献梨。

诸如此类,几乎孔家的每一项事物,都有专门的众多人服劳。

无数老百姓,只围着孔家这一家的主子们转。

至于掐豆芽户,削萝卜户一类,则更不必提。

而且这些给孔家纳贡差役的人家,提供的差役,大都是无偿免费的。

为什么是无偿的?按孔家人说法,就是:你们这些下等人是我家的佃户,除了按时交地租外,给我们这么高贵的世家做事纳贡当差,是我们看得起你们,难道你们还想要我家的报酬?

婆子们使唤王云城毫不含糊:“去给那掐豆芽的老头开门,叫他把掐好的豆芽送过来厨房!”

王云城走出厨房,穿过几道门,走过去打开小门,就看见一个皱巴巴,苍老得像是树皮一样的黑瘦老人,穿着一身粘着泥的破衣烂衫,提着一篮子豆芽,坐在门口的门槛上,在低头掐着豆芽。

她柔声道:“老人家,您不要在这坐着,请同我去厨房掐吧。”

老人得到一声礼遇,似乎很不安,忙说:“俺脏,俺脏,俺在这掐就行了。”

王云城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坐到老人身边的门槛上:“那我等着您掐完。”

老人更加惶恐了,低着头,手都有些颤抖,诺诺道:“这位娘子,俺,俺这豆芽都是新鲜的……”

王云城道:“老人家,您别怕。我就是个杂役下人而已,去年还在地里种田,今年刚被卖进府。”

老人家这才松了口气。

连续几天,老人都过来送豆芽。王云城和他渐渐熟悉了。

老人把王云城当成是和善的好人,这才和王云城说起话。

原来孔家本没有掐豆芽的人户。

一天清晨,老人作为孔家的菜户,照例把家里新鲜的蔬菜送到孔府的后门台阶前。

老人等待孔府来收菜的时候,看到菜里有没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