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宫玄扬唇轻笑一声,“早就让你将她赶出去,你偏要心软。”

“不是心软,是不想让南泠在中间为难,一个李巧玢不值得我费心思,但是南泠的心情我却要顾及,毕竟,她和沈烟轻是我在乎的人。”

宫玄挑眉,“她们是你在乎的人,那本宫是初曦的什么人?”

初曦伏在他胸口,手掌支着下巴眯眼一笑,“心上人!”

太子殿下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低头在少女光洁的额头上轻轻一吻,“还有身上人。”

初曦梭他一眼,跳下床去洗澡了。

年后,乾元帝头风发作的越发频繁起来,经常能看到裴祝神色匆忙的往养心殿赶。

朝中大部分的奏折都堆到东宫,宫玄也越发忙碌。

三月末,元祐从开元府回京,进宫述职后,回来便从别苑搬了出去。

初曦正进门,和抱着一摞书出门的元祐撞了对面。

看了看门外已经装满行礼的马车,初曦静静的看着他清秀的面容,淡声问道,“你要搬走?”

元祐不敢看初曦的眼睛,微微低着头,“多谢大人一直以来的照顾,下官铭记在心,永生难忘。劳烦大人也替我向烟轻姑娘道一声谢。”

“你去哪里?”

“陵王殿下见下官修坝辛苦,赏了下官一座宅院。”元祐声音低沉,说到最后已是低不可闻。

初曦冷冷的看着他,修了一次大坝,回来便得了一处院子,好大的功赏,

“元祐,还记不记得在雁荡城元府后院,你是怎么和我说的?”

元祐身形一僵,脸上青白一片,良久,才讷讷道,“下官对大人说,会像大人一样做一个好官。”

“好,记得便好!你走吧!”初曦面容清冷,转过身去,让出路来。

元祐抱着怀里的书,只觉有千斤重,压的他喘不过气来,艰难的一步步在初曦身后走过,向大门走去。

“陵王宫湛为人并不想表面那样温和,你好自为之!”

身后传来一句似警告似关切的声音,元祐抱着书的手猛然一紧,点了点头,快步离去。

初曦深吸了口气,抬头看了看头顶阴沉的天色,已是初春了,天却依旧这样冷。

元祐上马车时,最后看了一眼别苑,和隐在花树后渐渐远去的背影。

他不想就一直这样站在她身后,他想再这样只能仰望她的背影,他要站在高处,和她并肩相望,哪怕被她唾弃,被她憎恨,也不要像现在这样只做个被她忽略的影子。

少年深沉的目中闪过一抹坚定,转身上了马车,决绝而去。

四月下旬,开元府连接下了七日大雨,新修的大坝被冲垮,淹了下游两座城池,上万倾良田,数万百姓受灾。

消息传到正乾殿时,乾元帝急怒攻心之下头风发作,竟在大殿之上晕了过去。

裴祝匆忙赶来,施针急救,两个时辰后房从寝殿出来,对着殿外守候的百官沉重的道,皇上急火攻心,引发中风,虽性命无忧,但何时醒来并不能保证。

众臣一时大乱,惊慌不已。

片刻后,娴贵妃和乾元帝身边第一内侍安福从寝殿走出来,传乾元帝昏迷前口谕,在乾元帝身体未愈期间,封成国侯为摄政王,同太子宫玄一同监国。

百官顿时哗然,东宫仍在,竟另设摄政王,这大夏的天,怕是要变了。

第二日早朝,成国侯下令严查大坝冲毁之事。

朝堂气氛紧张,一触即发,人人自危,不知接下来朝政会如何变化,只怕不小心站错了地方,惹来灭顶之灾。

然而令支持太子的一众臣子们担忧的是,宫玄竟一连三日不曾仍未露面。

下朝后有人找上初曦,问及太子殿下如何,初曦只淡声道,“做好自己的事便可,皇上情况危急,太子殿下守在养心殿。放心,天变不了!”

一众人稍稍宽心。

无人看到初曦宽袖中,微微握紧的双拳,其实她已经两日不曾看到宫玄,她去东宫找他,荣禄只告诉她,皇后听闻皇上病倒也一病不起,宫玄整日的守在元后身边,不敢离开半分。

没关系,这朝堂上还有她,谁也翻不了天去!

T

☆、233、如雾笼罩

第二日早朝上,有官员问责元祐监督失职之罪,元祐上奏,奏本中直接弹劾户部尚书刘赟和工部尚书卢靖贪污修坝款,总计十五万两白银,有其二人和开元府太守的往来书信为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