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1/4页)

娴贵妃抓着安福的手臂,“安公公和本宫都再去陪陪皇上吧!”

安福抬袖拭泪,哽声道,“是!”

外殿中宫玄、宫湛和几位朝中重臣都在守候,见百里九云出来纷纷围上来。

百里九云看向宫玄,歉然道,“太子殿下恕罪,草民尽力了,皇上气息微弱,中元节之前若不能醒来,恐怕、”

宫玄脸色微微一白,其他人更是大惊失色,面露悲痛之色,有的人甚至已经低泣出声。

现在形势剑拔弩张,却无人敢动,不过是因为乾元帝还活着,万一乾元帝驾崩,朝中必然大乱!

几个大臣不知是为自己的前途,还是为大夏,皆目露忧虑,连声重叹。

是夜,陵王府

初秋夜凉如水,薄雾清寒

书房内,灯火昏黄,陵王坐在桌案上,微微向后仰靠在紫檀雕花木椅上,淡声道,“舅父,该准备了!”

“是,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三十万漠北军已经在路上,十日左右,便可到涿州。”

宫湛闭目,深吸了口气,“舅父辛苦!”

☆、246、逼宫

乾元帝病危,整座皇宫都处在紧张惶恐的气氛中,太监和宫女在宫内行走,甚至不敢大声喘气,生怕惊到凝滞的空气,引来一场狂风暴雨。

天色更是连日阴沉,一丝风声也无,甚至连秋蝉都受不了这么的沉闷,笼翅噤声。

唯有玉熙宫内,偶尔会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本是平淡无波,衬着秋景,却无端让人感觉压抑。

长颜坐在古琴后,闭目平气,十指轻拨,低缓的琴声窗外桂花簌簌而落。

宝睿公主坐在一侧,专心听着,看着长颜的手指在琴弦上轻拨慢挑。

半晌,琴声止,珠帘一动,娴贵妃走了进来,轻笑赞声道,“长颜宗师的琴技已到了人琴合一的境地。”

“娘娘缪赞!”长颜面容清冷,声音不卑不亢。

娴贵妃转头对着宝睿一笑,“睿儿且去外殿吃点东西,休息片刻,本宫同长颜宗师有话要讲!”

“是!”宝睿乖巧的福身,在奶娘的带领下,出了内殿。

娴贵妃端了茶盏放在唇下,直接问道,“上次托长颜宗师询问皇上病情之事,宗师可问过?”

长颜淡笑一声,“贵妃娘娘所托,草民岂敢不上心。草民分别找过城主和裴师兄,两人的答案一致,皇上确实时日无多了!”

娴贵妃手指丝帕拭了拭唇角,听不出任何情绪的道,“多谢长颜宗师!”

十日后,八月十四日凌晨,漠北三十万大军悄然驻扎在涿州城外。

涿州是漠北到殷都的最后一道关城,急速行军,一日便到殷都。

天未亮,涿州太守何上雍带成国侯手信出城,命漠北军主将吕玮带五万亲兵绕殷都,过九燕山,赶往淮阳,同御林军汇合。

其余兵马原地待命,随时等候传唤。

卯时,五万兵马在主将吕玮,副将丁龙的率领下,火速赶往淮阳。

八月十五日,寅时,五万漠北军到达锦屏山下,隐在御林军中间,向着殷都疾行。

午时,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

而此时,宫中已大乱!

娴贵妃和安福自寝殿中出来,目中含泪,神情哀痛,对着满殿的文武百官哽声道,“皇上、薨了!”

今日卯时,众臣进宫,被告知乾元帝病危,急急忙忙赶来养心殿,如今乍闻消息,顿时一个个目瞪口呆,惊在当场。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有片刻的死寂,一瞬后,先有大臣反应过来,扑身跪地大哭,随即,众臣一片片的跪倒下去,哭声震天,直冲云霄。

安福抹了几滴眼泪,细声哽咽道,“众位大臣的哀伤悲痛,奴才明白,奴才伺候了皇上三十年,恨不得立刻便跟了去,但皇上走了,这朝政却不能一日无主,更不能乱。皇上在清醒的时候曾传下遗诏,交给奴才,列位大臣听旨吧!”

文武百官俯身下拜,泣声齐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福一身太监总管的蓝色锦袍,一甩拂尘,自一个红木描金雕龙的木盒中双手取出乾元帝遗诏,缓缓打开,尖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近感乏累,无心朝政,恐将应天命,特留下此旨。朕之五子陵王宫湛,人品贵重,恭顺勤勉,可承大业,若朕归于五行,将皇位传与陵王,尔等众臣,需尽心辅佐。钦此!”

话音一落,众臣皆惊,皇上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