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还有在追的小天使冒泡送100点**币的红包,摸摸大!

国庆快乐!中秋快乐!

顶着锅盖,溜了溜了。

~

“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并不是连续的一句,来自这首↓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第71章 谢谢

在一片安宁与平静中; 时光倏忽而过。

年底的时候; 姬恒和楚妤的第一个孩子终于在众人的期盼里出生了,是个女儿,眉眼和楚妤很是相像。姬恒十分高兴; 将女儿封为福安公主,希望她福寿安康。

福安公主长到百天时; 已是白白胖胖; 平常甚喜笑,见着人便张着自个没牙的小嘴巴笑嘻嘻,叫人看着只觉心要化了。章太后异常喜欢这个孙女儿,时常要见。

女儿的到来; 让姬恒和楚妤这个新年过得颇为圆满。年节时; 因不想楚安远一人在府中过节; 楚妤便让他到了宫里来,好在没有人太过拘谨,便也和和气气的。

知道楚安远上过战场; 还曾去过北涯; 楚欢觉得他英勇无比,对他颇生出了几分崇拜的意思。趁着他得闲的时候; 楚欢就拉着楚安远要他说自己在外面的见闻。

对于连邺京都还没有过机会离开过的楚欢而言,如今从楚安远口中听来那些属于外面的一切,对于她来说是如此新奇以及不可想象,叫她心底生出更多的想法。

楚安远而今成熟许多,他与楚欢虽是不甚熟悉; 但因为楚妤收养她,便将她当作亲人看待了。楚欢想要听些故事,他也总是会耐心说给她听。

只是,每每提及北涯,楚安远都禁不住会想起苏茂。若可以,他是有些想在北涯仔细找一找,也许会能够见到他。可惜这样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有的。

即使发现苏茂还活着,依然是什么也不会改变。或者那对于苏茂来说,是一个新开始,那么他便全无戳破的必要。到得了后来,楚安远也不再有这样的念头了。

等过了年节,在楚妤的支持之下,楚欢开始跟着一位老将军习一点武。她从以前就是吃苦耐劳的性子,好不容易得了这种机会,倍加珍惜,自然说不出的努力。

每天的寅时,楚欢便起来练武了,且从不间断。到被考校功课的时候,原本一度怀疑她是否为一时兴起的老将军,都刮目相看,暗自端正态度,从此认真教导。

楚欢慢慢能将自己的事情安排得很好,楚妤自然放心,何况女儿还小,她很多时候都要把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姬恒也是一样的,处理完朝事,总是要先找女儿。

因为自己生长在一个不甚幸福的家庭,有了女儿以后,楚妤便格外上心这些事。不过她知道,自己和姬恒不会重复爹娘的老路,她会给自己的孩子很多的宠爱。

福安公主长到了半岁的时候,楚妤无意中听说,苏凝出嫁了。在宫里时,她和妃嫔们的接触不算少也不算多,和苏凝的关系也很一般,但得知这消息仍觉不错。

到得了后来,她才知道苏凝嫁的宋厉。那时占了姬恒的身体,她对宋厉也有一些印象,性子算得上正经严肃,以自己和宋厉有过的接触而言,是个挺有谱的人。

不知不觉间,好像什么都已经落定了。琐事慢慢占据了他们的生活,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平淡,透着和睦温馨,相互陪伴的滋味也渐渐涌出来。

楚妤曾经想过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夫君小日子可以过得这样平静美满,她的的确确是一个俗人,希冀的也不过如此而已。因为姬恒,她已得到。

·

永兴十七年的春天。

已然及笄的楚欢告别了宫里,带着三两个人从邺京出发,兴致满满的踏上了自己周游列国的新里程。这么多年来,她武艺已经是很好了,心里揣的念想却没变。

楚妤这一年已经是三十岁了。楚欢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想拘着,最终答应让她自己出去闯荡。顾念她的安全,还是让姬恒安排了侍卫从旁保护。

在福安公主三岁时,她多了一个弟弟,那是楚妤和姬恒的第二个孩子,如今他们都是懂事的年纪了。楚妤带着两个孩子送走楚欢,三个人才慢慢回凤央宫去。

打小就认识了楚欢,福安公主也会喊她一声姐姐,而今她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