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武安宁心中或许已经知道这是谁的手笔了。

如果太子好好的,四福晋可能没有胆子,也可能没机会,因为那时候瓜尔佳氏不一定会给她机会。而太子出事,瓜尔佳氏不可能不慌乱,心里带着事,哪里能防备多少。

于是,武安宁立刻跪了下来。

“瓜尔佳格格是由臣妾的莹萼和顺喜伺候着出宫的。”这时候再解释也无用。

康熙目光到了武安宁身上,旁边的荣妃也瞬间跪了下来,脸上又急又怒,她比宁妃还惨,下手的可是她的儿媳。

“皇上恕罪,董鄂氏还……还年……”

康熙因为荣妃这还想狡辩的意思,也不再管武安宁,手一拂,桌上的茶杯就对着荣妃摔了过去。

“还年轻不懂事,是吧!”

荣妃当即被骇住,也不敢躲,茶杯砸在她身上吃痛,身上便到处是茶水,狼狈不堪,随后掉下地产生的碎片还飞向了荣妃的脸,好在只是险些擦过。

“今儿伺候的宫人,都杖毙了。”康熙发过怒后,还是不准备大动干戈,便让宫人之死平息这场风波。

“老三福晋……在延禧宫跪上三日,荣妃你不可偏袒。”

荣妃忙不停地给康熙磕头……这惩罚就消除了三福晋的罪,荣妃哪有不愿意的。

“瓜尔佳氏,宁妃你甚是喜欢,就多留她在宫里住上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由宁妃你照顾。”直到她好全了。

武安宁明白康熙的意思。

这事情,顾闻行这么小声对康熙传话,可见并没有传出去,被即时控制住了。

这还得多亏了大福晋遇事处置得好,先拢住了人,派人传了话。

武安宁低声说道:“还求皇上给莹萼和顺喜做临死前的弥补,伺候瓜尔佳格格直到好全。”

莹萼和顺喜死了,那时候的真相,她就没办法知道了。

她不会信大福晋和三福晋所说,更不会信四福晋。

屋里人顿时像不认识宁妃似的,为了两个奴才,在皇上震怒之极的时候还去求情,这简直是送上门去做出气筒的。

什么叫临死前的弥补,瓜尔佳氏好全了,她在宁妃宫里,瓜尔佳氏出宫前岂会不给宁妃面子,亲自去为这两个奴才求情,那时候皇上岂会不允!

康熙冷冷地盯着武安宁,然而武安宁就是坚持!

除了真相,她还是真的想保住这两个人,只因为这两个是她的人,能做到保住他们她就得尽力去做,这样宫里的奴才才会更加愿意为她卖命!

当然,武安宁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现在这事康熙已经表明了态度,要瞒住风声,三福晋在延禧宫受罚,也是荣妃的事,所以就不可能在明面上处置其他人。武安宁求情,最多也只是康熙不允而已,她自身完全不会有事!

只是现在大家被康熙发怒害怕得不会去权衡,会去权衡的,也不觉得两个奴才能重要得比自己受皇上训斥和厌恶要来得大。

可是啊,这事完全过去后,她们并不会知道,这样的宁妃就是有情有义的表现,作为皇帝,对于自己的女人有情有义无疑会欣赏一些,并且还会对其更加放心。

康熙见状,他拂袖走向太子所在的床边,说道:“允了,你们都下去。”

众人心中不由一跳,皇上的话完全是压抑着怒火,众妃再不敢多留,纷纷跪安离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还有一更~~~

昨天准备今天也三更的,但是三更的收益比不上一更的收益,于是就泄了气~~~到八点才开始码字~

☆、第122章 0122

第122章

武安宁最后离开,要出门的时候,还是转过了身。

“有皇上庇佑,太子殿下一定很快就好起来!”

若是之前说,难免造成假安慰的错觉,但是经过武安宁的重情义之举,这话就显得真切了。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说出来,效果全然不同。

康熙没有转身,但是却对武安宁挥了挥手示意她退下。

熟悉康熙就会知道,康熙这样的举动是代表着安抚。

太后暗暗称奇。

这宁妃有本事!

“皇额娘,这儿有朕守着就好了,您不要受累。”

太后叹了一声:“这叫哀家怎么放得下。”

康熙说道:“皇额娘放下,保成的病情朕定然派人随时禀报皇额娘知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