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这么说,不是因为茹家女儿?”皇帝意味深长看向抬起头的儿子。

胤禛清了清嗓子,脸上出现一丝薄红:“儿子确实喜爱茹家女儿之色,不过,若皇阿玛不许儿子将之接入府中,儿子立马将其送至其父身边。”

看着四儿子罕有的郝然之态,皇帝心中忍不住一乐,却仍然故意绷着脸吓唬道:“为免你为女色所惑,那女子朕还是下旨赐死吧。”

胤禛毫不犹豫将头磕了下去:“儿子遵命,这就回府将之处理了。”

说着,起身便欲退出御书房。

看着儿子以不带丝毫迟滞的脚步走至御书房门口,皇帝终于开口喝止:“回来。”

胤禛停下脚步,回身弯下腰:“皇阿玛?”

皇帝起身,踱步走到御书房门口:“朕是个残暴弑杀的昏君吗,一个不乐意便要抹杀一个无辜女子的性命?”

“皇阿玛英明神武,德被四海,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至今,朝堂内外政治清明,庙堂江湖无不受恩,若皇阿玛是昏君,则自古之帝无明矣。”

皇帝终于忍不住笑了,“老四啊,想不到你拍起马屁来,也不同凡响啊。”

“儿子所言,皆出自肺腑”,胤禛肃色:“儿子平日常微服出行,所见所闻,无不是百姓对皇阿玛的爱戴,便是三年前,初见茹家女儿,时年不过七岁的小童便说出‘康熙盛世清平安宁’之语。”

“哦?”皇帝意外地回头看了四儿子一眼,抬脚迈步走出御书房:“一个七岁女童能说出这样的话,想来必然是日常受其父熏陶所致吧,这茹志山倒是个忠君的。”

胤禛抬脚跟了上去,恭然回道:“当年儿子也是如皇阿玛一般想法,故而在考察了一年后,将其父收入了门下,这两年儿子眼见着茹志山处事谨慎,办事精明,又心志坚毅,通过勤勉苦学终于通过春闱考中进士,故此,荐其为官。”

站在御书房前的台阶上,抬头看向清朗不见丝毫云彩的碧空,皇帝头脑一清,心情一时大好,终于点了点头:“父亲是忠君之臣,女儿的性情想来也差不了,如今你既将之接入了府中,便好生教导,莫要因太过爱护使之移了性情,待过了选秀,朕便将其赐予你。”

胤禛垂头:“是,儿子知道了。”

“十岁的孩子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早早接入你府中也好,免了学到小门小户一些不好的毛病。”皇帝收回远望的目光:“无事便回去吧,记得好好办差。”

“是,儿子告退。”

皇帝看了一眼四儿子安然离去的步伐,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深深吸了几口气,转头回了御书房。

走出紫禁城,坐进候在宫外的车驾,胤禛长长吐出一口气。

“爷?”

高勿庸捧着一块巾帕,小心递到自家主子爷手边:“您擦擦汗。”

胤禛伸手在额上一抹,竟抹了一手的汗。

“回府。”

“嗻!”

朱漆车驾缓缓启动,终于放松下来的胤禛这才发现,背上一片湿凉,却是内衣早已被冷汗打湿。

“高勿庸,亵衣。”

高勿庸立即打开车厢里的一个暗格,取出内里放置的白色亵衣,回身动作麻利地服侍着主子换下湿透了的内衣,又飞快倒好茶,放在胤禛抬手便能触及的地方,便缩进了角落。

舒舒服服靠在车壁上,胤禛闭目沉思,茹蕙的事儿在皇阿玛那里过了明路,若无意外,这个女子便算是被他握在手中了,只是世事无绝对,不过三年时间,这孩子的艳色又涨了一分,再三年怕只会更盛。

胤禛抬手解下腕上的佛珠,一颗一颗捻动。

想想,再想想……

第3章

“……若下面服侍的淘气,你只管来回我,我收拾他们,且莫要拘谨,只当在自己家里便是。”

胤禛迈过门槛,正听到乌喇那拉氏和声的嘱咐。

“爷回来了,小福,赶紧的,给爷倒碗乌梅汤过来消消暑。”看到胤禛进门,乌喇那拉氏从主位上站起身,一径说着,手上已接过下面麻利呈上的乌梅汤双手奉至胤禛手边,“爷回来得巧,妾身正跟茹姑娘说话呢,您也来见见,再没见过这么标致的孩子,我只恨自己怎么没个这样的女儿,这要带出去,不知多么长脸呢。”

胤禛坐进乌喇那拉氏让出的位置,接过乌梅汤,低头押了一口,待泌凉的汤水入喉,压下那丝自心头那些莫名升起的燥意后,这才抬起头看向行过蹲身礼便默默站在原地垂首而立的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