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阳子自己翻了个白眼,觉得自己就是多余的,真不爱学习,他也从来没有考过前几名,你要他算数真不如去地里。

当然成绩好的高材生不只是老三一个,还有好几个男的呢,看看蒋进军跟李东阳,还有俩上海男知青。

举贤不避亲,黄炜业就想着老三跟阳子,别人是真的没有想起来,这要是干好了,以后记分员这个活不就是能干下去了,轻快。

68、算数

去的时候人已经排好队了; 一家子一家子的来; 现在老子还在不分家,所以家里人公分一起算; 没有单独分开的。

黄莺自己拿着纸笔跟在后面,老三自己走在最前面,账房先生学习不到家; 已经累得不行了。

张南山就让老三跟宋阳一起上,至于黄莺觉得就是个病秧子,还特别怕人多给挤着了。

阳子自己翻了几页,觉得自己脑门疼; 记得倒是还算工整,可是太多了,将近一年的数据,本来就不好算; 再加上中间有修改的。

黄莺自己垫着脚; 扒拉着桌子看了一眼,没有计算机就是费劲。

“三儿; 这怎么弄啊,这么多很容易出错的,要是多算几遍也耗时间。”阳子自己不想干了,算数很难得,不仅仅是叠加还得记录好了。

一个人的公分得算很久,想想脑门疼,没主意了; 看看老三怎么办。

老三自己怎么想的,他也没做过这个,手里面来回翻着,看看到底有多少,前面很多人等着结算核对。

“阳子,这样吧,我们先算每一个月的,把每个人每个月的工分算出来,然后单独记起来,最后再全部加起来怎么样?”

数据这么多又恨琐碎的时候,是个人都看着犯愁,虽然不难,但是得自仔细了,特别磨人性子。

一个人单独算一个月的,也要检查两次,不然给人家算错了,数据一点也不能出错。

还得打着算盘,没有计算器,本子也要节约,算盘就是最好的算数工具。

老三自己算前几个月,阳子自己算后几个月,一个从前面开始,一个倒着来。

这样一看,工作量就小了,也加快了速度,到时候谁家几个人,挨个给整理好了,就算清楚了。

其实多大的工作量,只要静下心来,慢慢来,先找出第一步怎么做,一点点分解。

即使你找不到最好的办法,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是心里有数,踏实。

黄莺闲着没事,算数也用不找她,坐在老三边上的椅子上,晃悠着腿。

看着俩人埋头苦算,前账房先生解脱了,自己在那里扒拉村民手里的台账,解释解释要怎么算。

撇撇嘴,拿出自己的本子来,横过来做了表格,数着账本上的月份,列了个简单小巧的表格。

然后拿着名单,把姓名名单按照姓氏给排好队列出来了,等老三自己算完一个月的。

黄莺自己把本子推过去,意思是让他赶紧记下来,不声不响的,确实是很简单啊,不就是个表格嘛。

但是老三没见过,子手指摩挲着上面的铅笔线框,手上有汗,一下子就黑了一块。

嘴角翘了翘,人多没有说什么,把数据填好了,扫了一眼后面的合计,鬼丫头一个。

老三自己动作特别快,一开始还手生,后面就很顺利了,边上张南山一直看着,觉得小小少年一个,学识不俗。

再看宋阳,觉得这孩子有点偏科了,可能语文比较好,算数就慢了很多。

自己心里面有数了,就去分粮食,核算好的人拿着条子去领粮食。多少细粮,多少粗粮全是有比例的。

一大早上来的,等结束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点,黄莺自己饿的不行,拉着老三他们俩回去吃饭。

老三自己一直算数,脑力劳动肚子早就饿了,但是能力不俗,最起码大家都知道他算数很好,能胜任记分员。

老三自己起来,身子都麻了,不敢多喝水,怕老起来上厕所。拿着桌子上的本子,小小的一个,眼光仔细看着最后一列。

合计那一列,明显比前面的张牙舞爪的多,数字写的跟散了架一样,一看就是汉字也写得不好的那种人。

“小宝,你怎么这么聪明,能算出来不说,还能算的全对,厉害了。”

宋阳忍不住,在路上就开始叽歪,他自己不行,越到后面合计月份的时候数字就越大,在他看来是很难的。

“没啥,我什么都会点,姥姥都教我了。”黄莺自己说的一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