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那些将要和他称兄道弟的江湖好汉们,终究要有一大半,死于非命的吧?

就连他的宋大哥,也终于会在他那虚幻的梦想中,被人下毒害死!

还有他……潘小园不太敢想那个结局,但说不上为什么,她固执认为,那应该已经不会发生了。但这并不能让她多松口气,反而更有些无中生有的心虚。

虽然眼下的剧情和她所知,已经稍有不同,但潘小园不觉得,自己这只蝴蝶扇扇翅膀,能在这个世界引起哪怕一点点微风。

毕竟,宋江那边,是完全按照既定剧本走的。该做的他都做了,该打的地方打了,该招的人,也一个个来到了他身边——包括武松。

抬头一看,武松却是让人意外的犹豫着。

他记得宋大哥曾经谆谆告诫,让他走白道,博万里前程,青史留名,也不枉为人一世。莫要再让黑道上的魑魅魍魉拖下水,永世不得翻身。

他记得分别时,宋大哥半开玩笑地跟他说,等异日朝廷大赦,两人所犯罪行均得赦免,再行相见之时,或为同僚,定要一起干一番事业。

他记得宋江说过,万事均在一个“忍”字。当初武大冤死,倘若宋江在彼,定会劝他莫要冲动,忍一时之气,留得有用之身,他日将仇人一一清算——可他却选择了遵从内心的声音,直接上了刀子。从那时起,他就不期望再见到宋江了。

可现在,宋大哥自己成了北方黑道二把手!

当然知道他是被逼的。宋江上梁山之前的种种遭遇与无奈,在孟州道诸多小喽啰口里,已经演绎出了无数传奇的版本,仿佛那是天命所定,是有个冥冥中的爱管闲事的神,在后面推着他走。宋江禁止黑道传递关于梁山兵马的谣言,可是关于他的这些流言,却传得格外快和远。

当然他也知道,就算梁山是黑道,山东河北的大部分州府官兵,也不见得便有多白。就算梁山上藏污纳垢,未必没有小人,但白道社会里,难道不是彼此彼此?宋江所谓的“替天行道”并非空穴来风。梁山好汉们如何惩治贪官恶霸土豪的轶事,已经悄然在民间流传开来。

武松罕见地神游太虚了。直到潘小园叫了他好几声,才猛然醒过来。

“二哥,你全心全意相信那位宋大哥么?”

这是潘小园所能说出的最大胆的话了。武松再怎么跟她膈应过,好歹是她在这个世界里认识时间最长的人之一。眼下是友非敌,她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武松倚墙而立,不假思索地答:“当然。我欠他太多,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武松。我若是不还他这份情,那才叫枉为人了。”

“义气”两个字或许太过虚幻,他认得,别人不一定买账;于是他顿了顿,又找了个更现实的理由:“再说,我现在让人悬赏捉拿,江南那边也不会放过我。不去梁山,迟早要完,半个仇人都杀不掉。”

他倒是想得缜密。江湖凶险,本事再大也难做独狼,他也必须考虑挂靠一个更大的“组织”。既然已经摆了明教一道,跟南方头一号江湖势力撕破了脸,那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投靠北方梁山,免得继续被人惦记。

话说出口武松才发现,他居然跟这个“局外人”有板有眼地商量起这种事来了。或许她的这些问题,真的是一针见血?

于是他想了想,又道:“不过你说得对,一个人的建议毕竟会有纰漏。倘若……唉,倘若周老先生在,我还是会第一个去请教他老人家的。”

对于武松,宋江周侗同为人生导师,他一般的崇敬且信任。况且,武松不是神。这些日子以来,他大约也有许多迷茫和困惑,需要宋江这样前辈级的人物来开解。

武松见她只是点点头,便恢复了事不关己的神色,忍不住提出了一句心中多时的困惑:“你就不好奇,那纸上到底写的是什么?”

潘小园眼也不抬,十分有自知之明地答:“我若问你,你会说吗?”

武松一怔,看看她,轻轻一笑:“不会。”

潘小园内心连一丝涟漪都没起,早就该看出来这人是多么的贱德行。继续埋头清账。红圈圈标出一些关键资产和数目。

武松走开几步,又回来,似乎有点不耐烦,“你还管这些东西做什么?等咱们投奔梁山,这店、这账,还不是一把火烧了。”

潘小园放下笔,心里忽然有点过意不去,站起来,十分诚恳礼貌地告诉他:“那个,二哥,我没答应和你们一起去梁山。”

武松明显错愕了一下。大家不是明摆着达成共识了吗?连孙雪娥都叫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