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面前立了个铁塔般壮汉,只见他一头乱发,怒目圆睁,两条眉毛几乎竖起来,竟是个随时随地苦大仇深的面相。如果说方才的王英是没头脑,那这位大哥就是实打实的不高兴。眼下不高兴大哥往这儿一杵,狠狠瞪了王英一眼。

王英显然是忌惮他的,扬起脖子一拱手,说:“那个,兄弟还有事,先走了,呵呵呵……”

潘小园被不高兴大哥的气场镇住了一刻,等王英走远了,才想起来诚恳道谢:“奴家潘氏,谢过……”

“哼!”不高兴大哥却一视同仁地给了她一个大白眼,冷冷地道:“也不是什么正经娘们!”

说完拂袖转身,大踏步走了,一头乱发飘在空中,阳光照出一排唾沫星子,慢慢落到地上。

留下潘小园和董蜈蚣面面相觑。董蜈蚣过了好久,才看明白她的眼神,陪着小心,笑道:“面生,那个……不认识。”

第71章 9。10

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土鳖进步女青年,潘小园从小到大,不记得见过什么贵族。

而如今活了第二辈子,当她见到柴进的第一眼,脑子里立刻跳出来四个字:没落贵族。

最寻常不过的土产茶粉,被他一丝不苟地冲出浓密细腻的沫子;桌椅摆放得分毫没有参差,拭抹得一尘不染;炎热的夏天,梁山上的男人们哪个不是光着膀子到处晃,要么就只穿轻薄布衫,他呢,里外一共三层,一道道细细的领子边儿严丝合缝,已经被汗水渗得透湿了。

更出乎她意料的是,柴进居然亲迎在阶,躬身唱喏,茶酒俱献,一整套颇为正式的待客礼节,将她引进屋来。

屋内除了几个侍候的小喽啰,侧边还坐着个仪态端方的夫人,和柴进年纪仿佛,同样是三十七八,但保养得肤白唇红,即便穿的是布衣麻裙,也不掩身上的贵气。见了她,微微一笑,起身一福。

潘小园连忙也见了礼。将夫人请出来陪坐,自然也是为了礼节着想,不便单独面见女客。想得太周到,潘小园简直有点受之有愧。

来了这么久,打过交道的男人也不少,除了武松还算瞧得起她,很少有其他人对她如此平等相待,就算是尊敬她,也不过是看在武松嫂子的份上,让她沾这身份的光而已。再说,就算是武松,大约也整不出柴进这般的繁文缛节。

当然,她心里给自己打预防针,这是因为董蜈蚣把自己吹捧过头了,到时候千万别让柴大官人报太大希望。

柴进请她坐下,照例是一番天花乱坠的客气套话,潘小园唯唯诺诺的回着,只听懂了中心思想,那就是:如今的梁山,钱不够用了!

造新房、修城垣、拓展伙食、制备武器战袍旗帜、以致搬取照顾好汉们的家人老小,样样都需要钱。晁盖宋江这等江湖大哥,自然是不必操心这种筋头巴脑的小事。所有的支出重担,便都压在了小旋风柴进身上。

当初宋江之所以指定柴进掌管山寨钱粮,逻辑也很简单:他过去是大财主,有的是钱,肯定也会管钱咯!

像阮家兄弟、刘唐白胜这样的十八代赤贫,一辈子怕是连一贯整钱都没见到过,如何懂得半点理财之道?所以算来算去,还是柴进最适合做这差事。

当然大家也知道,金钱滋生腐败,财政大权也不能掌管在一个人手里。于是除了柴进,另一个富豪“扑天雕”李应,以及一位学霸“神算子”蒋敬,三人共同分担梁山的财权。但李应本来是做得好好的土豪,一言不合被坑上梁山,又和梁山诸人没什么交情,因此从来是消极怠工,常常只是开全体大会的时候露个面;蒋敬呢,只是个技术型人才,整天拿个算盘算账,月底给老大们出个对账单,大事上还是要听柴进定夺。

柴进的日常,就是坐在他那别致而偏僻的耳房里,等着梁山大小人等前来报账、支钱。

比如管采购的周老三,每个月,家眷们开的购物单子列出来,他先估算一个大致价格,然后拿到柴进这里,支取必要的费用——这其中,还要点明哪些是“公款消费”,哪些从好汉们的“进项”里扣。等柴进审批通过,才能开库发钱。等到周老三差事办完,回到山寨,再奉上每样物件的具体明细价格,多退少补。

可当初在柴进庄子里,这些都是管家的责任,柴进本人向来从不插手,对于济州府的物价更是两眼一抹黑,每次都看得他一头雾水。又不好误了周老三的出发时辰,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勉强通过。后来周老三不知是学乖了还是变忙了,来支钱的时刻越来越晚,没等多久就开始催:“大官人,再不出发,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