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三千贯足够买个大活人——把一个反贼武松绑起来送到开封府,刚好能领到这么多赏。

鲁智深就不行。通缉令上写得明明白白,他只值一千贯。

潘小园刚要斥他,董蜈蚣又认认真真地说:“不过就算你拿得出钱,小的也不建议打它主意。听起来像是大内流出去的宝贝,天下独一份,不好销赃。”

所以,李师师有钱有人,潘小园毛遂自荐,要做她的私人营养师,也就有了十二分的可发挥余地。

这种事万万不能敷衍。话说回来,放着燕青的绝色不能启用,这也是眼下她能想到的,最容易接近并且获得李师师好感的途径了。

但她随即又想,以师师姑娘的眼光阅历,平日里交往的都是文人雅士天之骄子,就算见了燕青的绝色,会不会因此而有一点动心,尚且未知。平行水浒里的那些李师师如何厚脸赖皮、倒追燕青的情节,眼下看来,多半属于原作者的YY。

终于在东京城里找到一个能和燕小祸水势均力敌的角色,她心甚慰。

食谱构思了三天,才小小的有了雏形。燕青已经急得快抑郁了。

“表姐……”

潘小园如同知心大姐一般教训他:“别急。至少再等上半个月。一则显咱们认真,二则太容易得来的东西,她也不会太看重。”

燕青道理都懂,依然免不得哀怨地看她一眼。要让李师师再数半个月的米粒,他恨不得代人受罪去。

先不管他。店里的生意同等重要。若是以后真的和李师师做了朋友,再通过她,打通朝廷的关系,钱是必不可少的。只靠梁山偶尔来人“支援”,毕竟太过被动。

“孙巧手店”的生意完全步入正轨,潘小园立刻“卸任”了掌柜的职位,除了偶尔来店巡视,基本上不在大堂露面了。西门庆已经知道这个小店的存在——当然他只知道孙雪娥在此掌勺——那么潘小园就不能在此暴露。毕竟她曾经撂下狠话,早晚要找西门庆报仇。贸然让他警惕起来就不好了。

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在挖掘新的商机上面。手头的现金每闲置一天,她心里就多不自在一天。

白矾楼前一阵子失火,仓库短缺,因而低价贱卖的银瓶酒,让她重新包装成山寨烧酒,已经消化下去一多半。当初抄底花的二百贯钱,昨天一看账本,已经完全回本。这让她有了些信心:毕竟不是电商的年代,消息的传播并非瞬间即达。如果能迅速掌握两地之间相似商品的价格差价,迅速低买高卖,那便是比寻常店铺更多了一层赚钱的路子。

店里已经雇了几个专业小二,由郓哥统一培训管理。董蜈蚣让她委派了新的活计:专门负责走街串巷,打听每日各样基本商品——譬如米、盐、茶——以及各大正店的特色商品的价格浮动。清晨出发,等到太阳出来,就回到店铺后身,给她交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每隔三日,还要总结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动向。

过了一阵,见他做得不错,又交予了一项新的权利:倘若发现某日某地某物的价格低于潘大姐定的价格,董蜈蚣有权当场进行小批量采购。新店开业不久,本钱又少,没有太多的议价能力,因此还没有找到固定的低价供货商。

譬如中级闽茶,批发价通常在三百钱每饼上下浮动;倘若哪天清晨,董蜈蚣发现有卖二百六十钱一饼的,可以立刻下单,然后让人来店里货到付款,不用向潘小园提前请示。

效果显著。店里的各项原料成本降低了一成以上,更有偶尔像银瓶酒那样的“捡漏”,买回来之后,让她包装成了点心铺里的“限量商品”。

董蜈蚣做这份投机交易员的工作,既费腿又费脑子,因此忙完早上这一遭,下午便让他休息。

据她所知,董蜈蚣在盗门里要想慢慢升级,还得完成一系列的繁琐任务,因此也得给他留出些“事业发展”的时间。毕竟自己的铁杆小弟,在盗门里职位高了,自己也沾光受益不是?

扈三娘和周通轮岗保镖,闲暇的时候,一般是把自己关在院子里练武。有时候潘小园想起来健身,也跟着她跑跑跳跳、拉拉筋、揍揍木桩子什么的。可惜美人的训练强度实在太大,潘小园通常没两下就累得趴在一边,看着美人精神抖擞的继续。

她还悄悄问过:“你能做几个俯卧撑?”

美人有点不解,答道:“最近没试过,但一顿饭工夫应该没问题。”

简直答非所问。潘小园呆滞了半天,才意识到,在美人心目中,俯卧撑不是论“个”,而是论时间来做的。

潘小园沮丧了一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