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 (第1/4页)

“拉满弓!”

梁山军齐声呐喊,弓弦响成一片。宋军哪见过如此纪律严明的“匪”,何况人数有自己数倍之多。纷纷大惊失色。

那裨将从身边亲兵腰里拔出一把刀,横在面前,冲上面叫道:“投锤子降!我们大宋子弟,做不出玷污父母遗体之事!但……”

咬咬牙,一字一字叫道:“但这些军校,都是我从乡里带来的兄弟。那个‘子曰’,我跟你商量个买卖。你放我这些兄弟们回北岸,我韩世忠把脑袋割下来给你们,让你们去向你们大王复命!成不成,给个准话!”

说毕,威风凛凛站在当处,刀刃横在自己脖子上,大有随时准备赴死的架势。

吴用赞叹不已:“大丈夫敢作敢为,义气为先,倒是有我梁山兄弟的风范。”

接着转向花荣:“这人是主心骨,留不得。先放箭把他杀了吧。”

花荣还没表态,忽然身边一声大叫:“慢着!谁都不许动!”

方金芝一惊:“侬做啥?”

吴用也惊,回头:“哎唷,潘、这个、娘子……你怎么来了……”

明明杀她未遂,却被她“既往不咎”,吴用眼下尤其的忌惮她,想躲又躲不过,只好恭恭敬敬打招呼。

潘小园一双眼睁大,低声问一句:“那个裨将……说他叫、叫……韩世忠?”

底下一声大喝:“不错!饿就是绥德韩世忠!字良臣!一生一世忠于大宋,你们嫑想诱我投降!放了我的兵,要杀要剐,都冲我来!”

他每说一个字,潘小园鬓角冷汗便下来一颗。长脸大汉,虎背熊腰,三十来岁年纪,衣甲装束毫不起眼,谁能想到便是后世仅次于岳飞的中兴武将?

吴用要是敢杀他,她就敢把秀才的脑袋徒手拧下来!

随即闪念,千载难逢的宋朝良将都被派往各地“攘内”,北伐不失利才怪。

赶紧喊一句:“不许杀他!那个、跟他好好谈……”

吴用尚未反应过来,韩世忠已经继续骂了起来:“没啥可谈!你是梁山泼妇,还是明教妖女?难不成是要对我们使什么迷魂蛊惑之术?好得很!饿不怕!就算刘都督那十万兵马尽皆折了,我膝盖盖不会弯一弯!……”

潘小园咬着嘴唇,有点火了。后人把他排在岳飞底下,果然是一点也不冤枉——她家小师弟才不会那么没礼貌。

不跟他正面吵,吩咐吴用:“给他戴高帽,先给我安抚下来。”

吴用知她背后是武松,哪敢违拗,赶紧应了,朝韩世忠抑扬顿挫的喊话:“这位韩将军刚正不阿,勇往直前,实有管子之仁,苏子之义,关云长单刀赴会之勇,赵子龙一身是胆之雄,令小生百感交集。倘若宋家文武皆如此,哪有我们水泊梁山的容身之地?孟子曰……”

……

有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吴用使尽平生本事,左一声“将军”右一声“英雄”,成语典故一个接着一个,还好韩世忠没读过什么书,照单全收之下,也总算有那么一点点回颜。

“哼,你这个‘子曰’还算有些见识。我不要你们佩服,把我的兵放了,否则拼命!”

潘小园这才鼓起勇气,上一步,朝韩世忠一个万福,说道:“韩将军也许误会了,我们梁山……不是来江南造反的。”

孰料韩世忠根本不正眼看她:“你是什么人!找个男人来跟我说话!”

潘小园不计较他态度,平心静气:“是陕西大侠周老先生的关门弟子。够资格跟韩将军说话吧?”

韩世忠这才将她打量一番。周老先生之名响遍中原,看周围人的神色,她也不像撒谎。

哼一声:“说。”

花荣做个手势,让弓箭手暂时放了弓。方金芝也无二话。刚刚被梁山“五局三胜”,自然要买他们的面子。况且在明教地盘上,决一死战也并非她的首选。六娘若是能“说降”宋兵,自是最好。

一圈梁山好汉,外加一个明教圣女护在身边,潘小园觉得十分安全,笑道:“韩将军若是不信,不妨问问奴家身后这些梁山兄弟,可是尊方氏为王、入了明教的?”

后面一干人,吴用、周通、孙二娘等等,一个个昂首摇头,表明自己不向方腊下跪。

韩世忠不解,直爽问出来:“那你们算是哪门子叛军!”

笑了,“我们一路上的表现韩将军也看到了,一不扰民,二不杀官,怎么能说是叛军呢?”

“那现在又是咋回事咧!受了招安,不听号令,还说不是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