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己差不多摸到真相了。

但青青和宁氏考虑的一样,她不希望这事曝光于天下,对于她来说,祖母、父亲、家里的姐弟们才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才是永不能割舍的依恋,至于什么皇帝公主的,她才不稀罕那些。

安安静静地陪着宁氏半日,拐着弯的各种暗示皇帝太后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世也对自己不感兴趣,宁氏听说如此也宽了几分心思,但又怕夜长多,嘱咐青青早日画完早日回家。

晚上徐鸿达回来,知道妻子发了热,还摸了摸她头安慰她说:“不过是去画一个影壁,怎么能担心成这样?你放心,太后最慈爱不过的,再者青青也是朝臣之女,不会有人为难她的。”看着徐鸿达一脸无知的表情,宁氏将头深深地埋在了他的怀里。

翌日一早,果然宫里又来了人,轻车熟路的把青青接到福寿宫,此时影壁墙朝门的一面已经重新整体砌过并粉刷一新,细腻又洁白。影壁墙和宫门之间搭了临时的棚子,一是怕下雨时淋了未完成的画作,再一个也能在作画时帮着青青遮挡遮挡太阳。

进去请了安,锦瑟嬷嬷带着宫女端来一盏炖的糯糯的红枣燕窝和几样点心,太后笑道:“炖了几个时辰,又糯又甜又香,你们这么大女孩子就应该多吃燕窝,最是滋养人了。”

青青谢了恩,端起燕窝拿着小银勺将一碗燕窝都吃尽了,太后又让她吃了两块点心,这才吩咐宫女伺候她漱口洗手用恭桶。按理说外命妇和官员子女基本上没有在宫中小解的,那叫失仪。像青青这样要一天呆半天在宫里的,若是忍不住也只能偷偷在宫女的地方净手。

听太后让宫女去传恭桶,又让人伺候她更衣间去净手,青青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太后笑道:“无妨,这时候天气热,她们用的难免不干净,仔细熏了你。”这话可是冤枉了伺候太后的大小宫女了,这种事情都有专人收拾,哪怕再热的天都不会有一丝味道出来。不让青青用宫女的东西,不过是嫌她们上不得台面罢了。

锦瑟姑姑虽知道内情也觉得太后表现的太过了,就是太后的最喜欢的侄孙女进宫小住,都没在太后的更衣间内净手过。也好在青青不知道宫里的规矩,虽然觉得不太好,但在太后的致意要求下,还是羞羞答答地享受了一回宫女们的伺候。

查验了一遍福寿宫准备的各色笔墨颜料等物,福寿宫的大太监苏林问道:“姑娘瞧瞧还差什么东西,只管吩咐便是。”青青笑道:“都很齐全了,多谢公公。”苏林笑容满面地说道:“哎呀姑娘客气了,这是杂家应该做的。”又指着立在一边的四个公公道:“他们四个宫里的画匠,给姑娘打个下手,有什么事指使他们做便是。”见青青没什么事,苏明又嘱咐在这伺候的两个宫女两个太监机灵着点,凡事长点眼色,这才走了。

里头有锦瑟嬷嬷伺候着太后,苏明也不急着回去,一转身去了茶房,立马有机灵的小太监满口叫爷爷,给他沏上好茶:“爷爷,您尝尝这茶叶,可不比皇上孝敬太后娘娘的差,小的统共就得了不到一两,都给爷爷留着呢。”

苏明掀开茶碗的盖子,轻轻拨弄了下茶叶,细细品了一口,果然清香淡雅,不由地叫了声好。小太监又转身去切了一盘子水果、要了四盘子点心摆上,见左右没人,悄悄问道:“爷爷,来的那徐姑娘到底是什么来历?怎么太后娘娘那么看中她?”

苏明说:“人家那是那是有福气,你说世上那么多大家、宫里那么多古画,偏生太后娘娘最喜欢她画的,旁人羡慕也没法。”

小太监说:“我瞅她年纪也不大,太后那幅画至少挂了两年了吧,当年她也就十岁,就能画那么好?”

苏明喝了口茶,恣意在往椅子上一靠,悠闲自在地说:“人家那叫天赋,老百姓的话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人家十岁就能比那些画一辈子的人画的还好,啧啧,人比人可气死人。”

小太监凑过来塞给苏明一个荷包:“苏爷爷,若是这姑娘这么得太后娘娘青眼,回头院里就让我伺候呗,我可不比王海那小子差。”

苏明将荷包丢在那小太监脑门上,笑骂了句:“统共那么点银子留着自己叫点心吃罢,别再爷爷这里丢人现眼了。”不过这小太监素来把自己伺候的舒服,苏明也不是那无情的人,因此又说:“也别说爷爷不照顾你,明儿就让你和小田子换班,到时候你自己长点眼色,把徐姑娘伺候好了,少不了你的好。”那小太监闻言喜不自禁,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又给倒茶又给捶腿的,把苏明伺候的舒舒服服。

影壁墙前,青青在那站了一刻钟,脑海里要描绘的画面一一展示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