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淑妃不耐烦地看了眼她娘,一个不识字的女人,平时帮不上自己的忙就罢了,关键时刻还光出馊主意:“你以为那徐嘉懿是只会画两笔画吗?她如今一幅画能卖上一两千两银子,就这还都买不到呢。”

“我的乖乖,这么值钱?”赵夫人闻言咂舌不已,又嫉妒又恼怒:“那她整日作画去卖且不便宜,和咱家抢这胭脂生意做什么?”

淑妃头疼地看了眼她娘,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这也就罢了,关键是……”淑妃压低了声音,悄声说道:“那丫头同我长的很像,但比我年轻还要俊俏,我怕皇上动了心思。”

此言一出,赵夫人顿时将胭脂的事丢到了脑后,淑妃是怎么进宫得宠的赵家是心知肚明。当年圣文皇后一过世,赵家的老太太就把肖像圣文皇后的孙女亲自放到身边教养,从言行举止到走路坐卧无一不照着圣文皇后的样子学,因此才一路从昭仪越到淑妃之位。

“她比你还像那个娘娘吗?”赵夫人战战兢兢地问。

“我怎么知道?”淑妃娘娘有些烦躁,“我也没见过圣文皇后。”

赵夫人哑然了,她也没见过的,以她的身份,现在都不够单独给太后娘娘请安的。赵夫人想了想,忍不住说道:“徐家那姑娘还进宫吗?不行让你祖母瞧瞧?”

淑妃叹了口气:“祖母那么大年纪,真不忍劳动她,可如今若不知道皇上的心思,我心中实在难安啊。”赵夫人心有戚戚然地点了点头,

五日后,再一次进宫的青青就在福寿宫瞧见了赵家的老夫人。赵老夫人磕了头,顺势将话题拐到青青身上:“这是谁家的孩子?看着怪俊俏的。”

太后笑道:“你不认识她,这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徐大人家的女儿,我喜欢她灵透乖巧,是常让她进宫陪我,她在我心里就和我孙女差不多一样的。”

赵老夫人闻言脸上有些变色,只仍然笑着奉承道:“可见这孩子是真好,能让娘娘如此喜欢。”

说了些没营养的话,赵老夫人颤颤巍巍地去了孙女的宫内。淑妃娘娘一见祖母,不等她跪拜就抱住了她,使了个眼色打发人下去,亲自扶着她坐在东次间的榻上。

看着祖母灰败的脸色,淑妃心中咯噔一下,忍不住问道:“难道真的很像?”

看了眼孙女,赵老夫人回忆起当年那母仪天下的女人:“除了眼睛外,其他地方无一处不像。”

淑妃的心沉到了谷底。

“不过……”赵老夫人话音一转,淑妃顿时心里涌出一丝希望:“怎么?”

赵老夫人面上有些疑惑:“我瞅着太后娘娘的样子,似乎真的只把她当孩子疼,没有想让她进宫服侍皇上的想法。”

淑妃叹了口气:“太后娘娘是把她当孩子,可皇上就说不定了。我听说……”淑妃的脸色十分难看:“每当徐嘉懿在的时候,皇上总会找借口过去,我看皇上真是动了心思了。”

看着年迈但十分睿智的祖母,淑妃脸上带了几分殷切和乞求:“皇上已经三个多月没来瞧过我了,祖母您得帮我想个法子!”

赵老夫人眯了眯眼睛,微微地点了点头。

第69章 下料

淑妃想除掉青青; 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今太后几日就召见青青一回、徐鸿达最近又颇受皇帝重视,时不时就被皇帝召进书房,商谈政事,更别提徐家的长女又嫁给了太傅府的四少爷为妻。而赵家老太爷虽然还挂着三品的名头,但已许久不去政通司了; 皇上不过是看在三皇子的面上没让他致仕罢了。如今赵家看着花团锦簇; 不过是因为赵家有个盛宠的淑妃; 及已经长大成为有了嫡子的三皇子外孙。家里没了宫里这桩胭脂生意,虽然会使赵家短时间内艰难些; 但做点强取豪夺的事总会寻到发财的生意。可若是淑妃失了宠,就很有可能动摇赵家的根本了。

淑妃想起徐家止不住的厌烦,抱怨道:“这徐鸿达也是个能钻营的; 他一个无根无萍的乡下人,居然和太傅府搭上了亲事,也不知沈家怎么想的。”

赵老夫人眉头紧锁; 握着沉香拐杖的手青筋暴露:“他们在外头和太傅府是姻亲,在宫里又得太后青眼; 怎么收拾这个徐嘉懿我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必须一击即中且不能留下把柄。”

淑妃面带愁苦的点了点头:“还得多请祖母费心,在宫里我也多留意着; 看有没有什么机会治她一回。”

赵老夫人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她一眼:“入宫这么多年了还沉不住气; 我还是那句话; 若是能一次把她毁掉那你就出手; 若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