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青青会的花样不多,但胜在准头足,只见她一只连一只接连投入壶中,最后一只还跳了出来又落了回去,看的众人连连喝彩,青青笑着喝了盅酒又瞧旁人投壶。巴蜀这地摆宴席讲究个随性自在,没有京城那么多规矩,因此有在酒桌上坐着的,也有端着酒杯站在一边看投壶的,端是热闹自在。

等宴席结束,前面的老爷们都上了马车,后面这些夫人才恋恋不舍的告辞,有的还拽着青青问会不会摸骨牌,改日一次凑上一局。

送走了客人,朱子裕和青青喝的都有点上头,换了衣裳漱了口,原本只想着躺在床上略歇歇,却不料两人都睡了过去,待醒来时已经五更天了。

时辰尚早,但夫妻两个都精神十足,朱子裕侧身捏了捏青青的手道:“这些天辛苦你了。”青青嫣然一笑:“夫妻一体,谈何辛苦,不过是应酬罢了,你在军中可还顺利?”

朱子裕道:“一切都好,只是不知岳父和姐夫那边怎么样了。”

青青笑道:“爹沉稳、姐夫鬼点子多,他们俩在一起任职,倒霉的只能是旁人。”

***

和朱子裕的轻松融入将士不同,徐鸿达和沈雪峰都碰到了些麻烦。同知,作为知府的副手,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河工、水利等事务。

川南府原本就有两个同知,徐鸿达空降而来,又带着旨意拿走了分管盐、粮这块事物,知府怎么想的不知道,那两个同知已很是不快。

徐鸿达一行人到了以后,对了官印办完了手续,便去了分给自己的宅子。也不知这宅子原先是谁住的,家具都有些破烂了不说,墙也有些发黑,甚至有的地方有些绿毛。

宁氏一瞧头就大了,先打发人去附近的客栈要了几间上房,又赶紧找人来刷大白,再把破烂的家具给丢了出去。

徐鸿达放了外任,又只是同知,宁氏估摸着几年内怕是回不去京城,为了生活方便,宁氏决定还是重新买些家具摆设。差人找了些木匠来,问有没有现场打好的家什,也不必是有名头的木头,只要结实耐用就成。

说来也巧,恰好有个木匠手里有一套刚打好的嫁妆,原是一个小盐商为女儿置办的,这木匠花了小一年的时间,才将全套的家具打完。正准备去交货要银子呢,这小盐商不知怎么得罪了人,莫名其妙地死在外头了。

打好的家具压手里了,有些发愁,虽料子是盐商提供的,可自己也搭了一年的功夫啊。这刚想着找个买家,就听人说有位夫人想买家具。

小木匠被领到宁氏面前,他为人老实,不敢欺瞒,老老实实地将前因后果说了,有些忐忑不安地问道:“也不知夫人忌讳不忌讳?”

宁氏颔首道:“倒也无妨,等房子刷好了大白,你叫人帮我拉来便是。”

木匠闻言喜不自胜,颠颠地磕了头,接过来宁氏给的十两银子定金,乐呵呵地走了。只是一套家具并不够用,又问了其他木匠,他们手里虽没有全套的,零零散散的却也不少。宁氏又凑够了两套,这才放下心来。

等刷好了房子,又晾晒了几日,直到墙壁全部干了以后,家具也一样一样摆了进去,大到架子床、小到恭桶一应俱全。

终于搬回了家,宁氏和徐鸿达商议了请府衙里的同僚来温锅,也趁机认识认为各府的夫人。谁料宁氏亲自写了帖子让人送到孟知府的夫人那里。婆子回来后,面色有些惶恐,跪在地上道:“递了帖子进去,在门房坐了小半个时辰,里头才出来一个人,说孟夫人身上不爽快……”抬头看了眼宁氏的面色,那婆子又赶紧低下头小声说道:“孟夫人说不便参加夫人的宴席,等日后身子好了再请夫人到府上一叙。”

宁氏面沉似水,又打发人到别人家送帖子。川南说小也不小,但话传的却格外快,送帖子的婆子还未到呢,知府拒绝了徐同知夫人的宴请已传的各家都知道了。

知府夫人不来,另外两个同知原本就怨恨徐鸿达一来就独占了油水最大的盐务,连表面功夫都懒的做了,直接回了一句“没空”就将人打发出来。倒是吕通判的夫人亲自见了送帖子的婆子,言语间却颇有些为难:“原该亲自上门拜访的,倒让夫人下帖子请我吃酒。只是如今这个情形,我说句实话,你叫你家夫人别生气。在川南,大小官员都是看知府脸色行事的,既然知府夫人不去,只怕旁人就是想去也不敢去了。”

婆子回来垂头丧气地说了,宁氏见她跑的满脸都是汗,让丫鬟早春给她抓了把钱去赏她。见屋里没人,跟着宁氏来川南的初夏有些抱不平:“夫人,她们明摆着给您下马威。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