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心腹羡慕的直咂嘴:“说是来人为了安书吏家人的心,留了五十两银子给他家。他婆娘见了银子哪还记得给他告假。”

孟知府黑了脸:“那堂事笔录也不见了?”

心腹点了点头:“找遍了刑房,都没见。”

师爷王人寿插嘴道:“那升堂时当值的衙役呢?”

心腹立马回过神来,说:“他们倒是都在。”

孟知府也等不及打发人去找了,直接带着师爷去了衙门,挨个叫来这几日升堂的衙役。徐鸿达性格温和,坐了这么多天公堂也没杖责一名犯人,因此这些衙役升堂时候都不太走心,多半站在那里睁眼睡觉。

好在他们人多,磕磕绊绊地你一句我一句倒也凑出来不少,只说了审问了刺杀之事,和以往的旧案子。再问审薛姨娘和王管家时说的什么,这些衙役就有些蒙了:“后来徐大人就不许我们进去了,我们都在外头候着,有叫我们押解人犯的时候书吏才出来喊我们。”

见问不出什么有用的,孟知府背着手踱着步往回走:“这徐鸿达神神秘秘地到底在干什么?”

王人寿捋了捋山羊胡:“只怕王夫人会知道一二,不如大人让夫人将王夫人召来一见。”

孟知府想起前日王夫人在自家犯蠢的事情,忽然想起什么:“那日王夫人在我府上,和郡主透漏了王明恩出钱给蜀王养马的事,徐鸿达会不会揪着此事不放?”

王人寿点了点头:“多半如此,因此他才怕让大人知道。”看了看孟知府的脸色,王人寿问道:“这事要不要和蜀王说一声?”

孟知府想了片刻,道:“先不急,朱子裕来川南的时候,蜀王故意抻着我们隐瞒郡主的消息,险些让我们吃了大亏,这次我们也抻他一抻。”

王人寿皱了眉头,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第107章 证据确凿

因抱着匣子来往书房之间太过显眼; 徐鸿达索性叫人抬了一张书案放到西次间的窗下。为了不让别人打扰,宁氏特意吩咐了丫鬟不许往那屋去; 说是老爷养病需要清静; 一日三餐日常茶水都由宁氏进去打理。

子裕不在家; 青青闲着没事,跟着宁氏屁股后转了一圈,就被徐泽然拽着指点了幅画,总觉得心不在焉。

正在琢磨给自己找点什么事情做的时候,忽然下人来报,说自流井王明恩的夫人来了。青青沉默了下,道:“请她到前厅吃茶,我换了衣裳就来。”

换好见客的衣裳; 青青带着丫鬟到了前厅,只见王夫人在里头转圈; 似乎有些惶恐不安。停下脚步,青青吩咐珍珠:“关上门; 你们在外面等我。”

珍珠、玛瑙行了一礼; 连并在前厅伺候的人都到耳房去烤火,只留了两个小丫头在门外听吩咐。

青青一人进了前厅,门在身后关上,王夫人猛然回过身来; 脸上的不安和期盼让她的神情有些狰狞。

青青走到主位坐下; 微笑着看着她:“怎么突然就来了; 可是有什么急事?”

王夫人快走两步; “噗通”一声在青青面前跪下,面带祈求地看着她:“郡主,求救救我的儿孙。”

青青垂下眼帘:“夫人可以说的直白些。”

王夫人也不绕圈子了,直接说道:“郡主昨日走后,我越想越害怕,便把薛姨娘的丫鬟都捆了,又亲自带人去抄了薛姨娘的屋子,从里面翻出这些东西,我不敢隐瞒都给郡主拿来了。我们老爷的书房我砸不开锁,便砸了窗子进去,找到了家里所有盐井、宅子、庄子、田地的地契,我一并带来了。”

青青看了眼王夫人旁边的两个大箱子,问道:“哪些是薛姨娘的东西?哪些是地契?”

王夫人道:“这个略大些的箱子是地契。”

青青点了点头,王夫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递给青青:“这些是近几年来和我家走动频繁的盐商和官员,我口述让我女儿写的。往日我们老爷出去或是薛姨娘出去应酬,虽有的瞒着我,但我在他们也有一两个眼线,能想起来的,也都记在里头了。”见青青没言语,王夫人连忙又说:“年节和这些人家来往的礼单我都找出来了,若是郡主需要,我一并呈上。”

青青略微翻看了一下册子,说:“你想拿这些东西换你和你儿孙的性命?”

王夫人叩了个头:“正是如此,我原本想着和王明恩和离,可是纵使这样,我能逃脱一死,可我的儿子孙子作为王明恩的子孙难逃一劫。我想着若是郡主能救我们几个,我就带他们改名换姓远走高飞,再不回自流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