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太后和青青用过饭漱了口,才打发人请了太子一家过来。此时三个小子已玩出了一身的汗,太子妃连忙叫宫女给擦拭干净又换了身衣裳才带出去。

三个小皇孙玩了青青的玩具,此时跟她也亲热起来,个个都围在青青旁边七嘴八舌地问道:“姑姑,这个木头为什么能动起来呀?”

“姑姑,这两个圆圆带着一道一道的是什么?”

青青本身就不大,也是孩子心性,不但不嫌他们吵的慌,反而饶有兴趣地给讲解起来。拿出自己未完成的小匣子,里头摆着七零八碎的木头零件。取出一个大齿轮一个小齿轮互相咬住,在加上两个带孔的木头长条和几个小配件,瞬间做出了一个能靠手摇把手控制放线收线的简易小鱼竿。

三个小皇孙眼睛顿时都亮了,齐刷刷地惊叹道:“哇!姑姑好厉害!”最小的皇孙奶声奶气的抱住青青的大腿,萌萌地看着她:“姑姑,你可不可以和我回家,这样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玩了。”收获了一堆小粉丝的青青得意洋洋,摸了把小皇孙的嫩脸蛋:“我再教你们个好玩的。”

太子见青青和三个儿子玩的热闹,太子妃和太后也在旁边笑眯眯地瞧着,便起身道些:“孙儿去看看父皇有没有什么吩咐。”

“去吧。”太后颔首:“正事要紧。”

太子一路往御书房去了,到那一问看门的小太监,得知里头热闹的紧,正犹豫要不要趁机脚底抹油呢,偏他一晃头挡了些阳光,盛德皇帝立马问道:“谁在外头?”

太监连忙回道:“回禀皇上,太子来了。”

“叫他进来,在外头鬼鬼祟祟的像什么样子。”盛德皇帝板着脸喝道。

太子进了门,对着宝座施了一礼:“父皇。”

盛德皇帝低着头继续批阅着奏折,嘴里问道:“从哪里过来?”

“回父皇,从皇祖母那里来的。”太子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坐在一边的朱子裕顿时抬起头来,可怜巴巴地看着太子。太子想着父皇对青青的一片慈爱之心,也忍不住多说了两句:“郡主昨晚和太后同床而眠,俩人说了大半夜,早上到了巳时才起。也是这一觉睡的足,儿臣瞧着皇祖母脸上细嫩了不少,也比前一阵有光泽了。”

朱子裕在旁边听的心都碎了,薛连路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十分理解朱子裕的心情,一脸不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太子又道:“皇祖母自打昨日见到郡主,气色好了许多,一天都是笑呵呵的,难得皇祖母开心,不如把郡主多留几日。”

朱子裕实在忍不住了,一脸怒色地看着太子:“殿下,我还在这呢!”

太子回过头愣了一下:“咦,你啥时候来的?”

朱子裕:……一起治理水患一起征战沙场时的情谊呢?太子殿下,这样下去你会失去一个对你忠心的小伙伴的。

第122章 第 122 章

看着朱子裕一脸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盛德皇帝顿时心里大爽:臭小子,让你把嘉懿带到四川隔离了我们父女那么久,这回让你也尝尝见不到嘉懿的滋味。

太子作为一个颇为正直的好青年; 倒是没那么多坏心思,不过他在男女感情上却一直没开窍。不论太子妃还是侍妾; 在他眼里都是女人,只不过从小根正苗红的传统教育让他深知嫡妻、嫡子的重要性; 所以平常一个月准时在太子妃屋里歇半个月,剩下的半个月除了在书房外; 其他时候都是几个侍妾平分。

几个侍妾服侍太子这么多年; 从来看不出太子对哪个偏爱些; 甚至他从不给几个侍妾任何赏赐,东宫女人们身上穿的衣裳、戴的首饰只能按季等着太子妃发放,如此一来倒也没什么争宠的事; 一个个都老实的和鹌鹑似的。

这样一个木头似的太子; 指望他理解朱子裕和青青之间那种炙热的感情是不太可能的。他看着朱子裕恼怒的神情,忽然恍然大悟:“是孤疏忽了; 郡主还未回家给老夫人请安呢。这样等下午先叫郡主回家,等明日再接进宫来也成。”

朱子裕脸气的通红,半晌憋出来一句话:“为什么不让太子妃陪伴太后呢。”

太子下意识脱口而出:“太子妃又不是皇祖母的……”刚说到一半立马想起后半句的内容; 吓得赶紧憋了回去; 冒出了一头的冷汗。

面对朱子裕不解的神情; 沈太傅、薛连路八卦的目光; 太子硬生生的将话圆了回来:“皇祖母不是最疼郡主嘛; 看着她就高兴,太子妃不如郡主机灵。”这样说也没错,毕竟太后对郡主的宠爱天下皆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