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的麦田中央声音平静地问道:“随军主簿何在?”

一个身着蓝衫地中年人有些无措的应声出列出列,对着曹操拱手道:“臣在。”

曹操低头看着身边被践踏的麦田,眼中闪过痛惜,紧了紧拳头问道:“我马踏麦田,应治何罪?”

中年主簿看看四周焦急道:“大人岂可论罪?”

曹操听完没有立即说话,只是把手移向了佩剑的方向。“我曾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 。如今知法犯法,若不治罪,何以服众?”话音刚落,“锃”地一声拔出佩剑青釭,剑锋一转,竟然对准了自己脖颈。麦田外一众将士,大惊失色,曹昂,夏侯渊几个更是抢上前几步,作势要夺佩剑。

曹操眼一眯,手中动作不变,一声喝令出口:“众人休动!”

几个近臣立刻收了脚,虽不再近前却也一个个呆愣在原地,小心翼翼地看着曹操。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谁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明公把脖子上那锋利得吓人的玩艺儿放下。

曹操头转向在听完话后已经想上前夺剑的曹昂,语带威严地说了句:“勿犯我令!”曹昂手下青筋握起,忍了再忍,才把已经伸出的脚原样地退了回来。目光有些茫然无助地看向身边一向足智多谋的荀攸,郭嘉他们:先生们,快想办法啊!我父亲手里拿的不是四弟他们玩闹时用的木头长条,是真正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青釭剑!

荀攸这会儿刚刚缩回脚,正眉头紧皱的想办法;程昱揪着胡子呼哧呼哧地喘气,只眼睛闪烁,显然脑袋瓜也没闲着。郭嘉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向曹操,在与曹操视线交汇后,眼睛一闪,撩起衣袍,缓缓地跪了下去。拱手握拳后声音清悦,语速略快说道:“主公。主公兴义兵,扶汉室,自乃大汉肱骨。唯惜民众,系百姓,方有不踏麦田之令。今番主公征徐,马入青苗,已违军令,按律当斩。”

“然南方袁术犹在,东向吕布未除,天子居许仍旧如坐垂堂,主公要弃天下大义于不顾乎?出征在外,主公身系数万将士之性命,安可轻言生死?且古者《春秋》大义,法不加于尊。主公统帅大军,岂可自戕?”

郭嘉话音一落,已经反映过来的荀攸、程昱他们就已经很识机地跟着郭嘉一道跪下,紧接着整个行军道和各方麦垄间也跟着哗啦啦跪了一地的将士,看那架势中的意思,已是不言而喻。

曹操扫了眼跪地的众人,沉吟许久后语速略缓地说道:“既然《春秋》有法不加尊之义,我……姑且免死。”

众人松了口气,缓缓地站起身,还没等把气喘匀乎,就见曹操脸色肃然地摘下了发簪,从发冠中勾出一缕头发:“然军令如山,我死罪虽免,亦当割发代首!”说完也没等人反映,“唰”地一下就真把自己那捋头发给落了。

一众将士面有动容,有情感细腻或者生性豪爽的汉子眼睛已经泛红。郭嘉的手指也微微动了动,最终还是垂下眸掩去了眼中所有情绪。他身边荀攸、程昱则不忍地扭过头闭上了眼睛:古者刑不上大夫。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主公这割发代首看似不痛不痒,实则量刑不轻了。因为大汉律中有一条和断肢体一样利害,比关木索、被箠楚更让人受辱的刑罚:剔毛发的髡刑。若是可以,士大夫们宁可选择断头,也不会想受这个刑。能在数万将士眼皮底下给自己头发来一下,他们的主公对自己实在是……够狠呐!

可惜他们不知道他们这话感慨完一个月不到,在荆州就有一位小爷也办出了同样割发代首的事。不过他割的是别人的发,代的自然也是别人的手。这人不用说,自然就是让蔡妩担心的那位蔡威蔡小爷。

话说蔡威办这事那天正是他刚刚收到那位老大夫送来的许都来信的那天。原本他一切很好,在接信后,面色柔和地看完,小心翼翼地把几封信都放入一个紫檀匣子内,落了锁后又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一系列动作看的他旁边文进都唏嘘不已:看来自家主子对家人这概念理解越来越清楚了,算是一大进步啊。

文进等了好一会儿才觉得蔡威心情平复,开口给他汇报事情:“今儿黄府君在府内设宴,帖子已经下来了。公子要去吗?”

蔡威心情甚好,闻听此言挑眉嬉笑着说:“那当然得去喽,那老头儿设宴我要是敢不去,明天碰见我肯定又要指着我鼻子骂我小兔崽子了。”

文进听了不由失笑:蔡威这话说的倒是实话。江夏太守现在就是被他称为黄府君的黄祖。这位为人比较粗豪,加上又是蔡威他们的老上司,所以彼此之间都是相熟的。从他们来荆州一参军时就是跟在黄祖手底下干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