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腿上系着的信了。

“贝勒爷,是赤丹,吴先生最好的信鸽。”吉达将检查过的信递给苏景。

“吴先生……”苏景没有直接看信,而是将赤丹接到手上,扶了扶它顶上的软毛,语气古怪的叹笑道:“真是天意啊。”

吉达不明所以的看着苏景。

苏景没有解释,将字条展开一看,侧头对赤丹笑笑,“你倒是立了功。”

“贝勒爷,可是京中发生了甚么事?”吉达有些摸不清楚了。若真是大事,贝勒爷脸上没有紧张之色,若无大事,怎会连让信鸽送信的法子都想出来了?要是他没记错,这鸽子,可是送到纳喇家去了的。

“准备回京罢!”苏景看着小脑袋转个不停的赤丹,对它道:“随我一道罢。”

赤丹歪头看着苏景,在苏景肩膀上轻轻啄了两下。

原本打算是明日一早回京的,不过苏景有话,吉达素来不会质疑,立即吩咐人喂马。一刻钟后,喂过马草以及盐水的马儿准备妥当,一行人飞奔回京。

黄花山离京城只有一百里左右的路,按照马速,大约只需要一个时辰。但马,是不可能连续快速奔跑的,所谓日行千里,是说按照马的时速能够日行一千里,然而再好的良马,若非不顾马儿性命的话,连续跑半个时辰,就应该歇一歇。而且马同人一样,会力竭,后面越跑越慢。

苏景他们骑的马,自然是最上等良驹,但同样不是死物。况且此时道路难行,一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又是夜间,一行人快马加鞭,中途不歇,累的马儿鼻翼上直喷粗气,终于在将近两个时辰后赶到城门,此时天际边已隐隐透出一丝微光。

“来的是甚么人,是不是贝勒爷?”听到传来的马蹄声,陈敬文激动的奔到城墙边探望。

“开城门,端贝勒回京!”吉达打马在前,对着城墙上询问的人喝道,他手上同时举着康熙赐给苏景随意出入京城的令牌。

“是端贝勒,快开城门!”城管领也是大喜,辨认清楚确实是苏景后,当下令人开门。其实不用吉达把令牌举出来,只要认出是苏景,这些人开门就开的放心了。所谓令牌信物,都抵不过康熙曾下过的旨意。若是别人拿着这令牌来试试?康熙没有下过赐令的旨意,别人拿着令牌出入,只会被城门口的值班兵士们立即拿下!

“贝勒爷,贝勒爷……”看到苏景进了城门,早已奔下来的侍卫赶紧上前道:“贝勒爷,您可回来了。”

苏景骑在马上,正色道:“弘晖如何了?”

侍卫摇头,“太医束手无策。”

“回府罢!”这种情形,苏景懒得多话,只是对一旁眼巴巴的城管领点点头,就让这城管领大喜过望。随即余光一扫,看到陈敬文身后静静占着的纳喇绛雪。

“喔,这是纳喇姑娘,吴先生的外甥女,多亏了她,小人等才能放鸽出去给您送信。”陈敬文顺着苏景的目光看到纳喇绛雪,忙解释了两句。

“多谢姑娘。”苏景点点头,看纳喇绛雪一蹲身,想起甚么,道:“此时不好寻找车马,你们送纳喇姑娘回去。”

“是。”先前把纳喇绛雪带来的侍卫要去送人,只是没想到他才坐在后面,那马儿就打了个响鼻,接着四蹄一软,晃了晃马身。

☆、第78章 清圣宗

侍卫看看自己的坐骑,讪讪道:“奴才的马,怕是撑不住了。”

夜冷风寒;没喂过,就在这京城里奔忙;又在城墙根下吹了两三个时辰的冷风;这会儿这马;眼看一副摇摇欲坠;就像要口吐白沫的样子。

今夜跟着苏景出来的人;都是吉达从买回来的蒙古奴隶中挑出来的,忠心自不必多言;本事也有。就是个个长得五大三粗,加上保留着蒙古草原生活时留下的习气;别说纳喇绛雪愿不愿意,就是吉达;都觉得不应该让个小姑娘跟这帮人同骑。

眼见苏景的目光转到自己身上,陈敬文忙摆摆手;道:“贝勒爷可别指望小人,小人能自己骑马回去就不错了。”

一直安安静静像个木偶人一样的纳喇绛雪这时候往前一步;垂头低声道:“贝勒爷;我会骑马。”

苏景没有答应,一弯腰将人抱到身前,脱下自己的披风把人裹的密不透风,扬鞭道:“走!”

吉达张了张嘴,看了一眼边上露出一丝微笑的陈敬文,喝道:“跟上!”

因时间紧迫,苏景也没空先把纳喇绛雪送回去,在雍亲王府门前下马后,把人交给一直在这里候着的苏嬷嬷,“让人好好照顾纳喇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