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怕啥,大家都是这样。而且你领了粮票再去也不迟,那么早去干啥啊。你们妇联平时又没啥事。”王淑群直接就说到。

正说着楼下就传来一阵宣闹声,那发粮票的到了。

这发粮票的就是属于街道办事处的,拿着一个名册,还有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证。喊一个人名,就发一个人的票。像铸造工这些干体力活的,或是高级工干部之类的,粮票就比较多,有四十几斤的定额,按工种不同还有其他细的划分。这票不止还有粮票,还有油票、煤票各种生活上要用到的东西都要票。

妇女干的活都要轻一些,大多都拿三十几斤粮票,是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一般就26斤的定额。小婴儿三岁之前就只有六斤的定额,每年递增,涨到26斤就不变了。

柳安由于之前没有工作拿的就是26斤的粮票。这粮票还有粗粮和细粮之分,细粮的粮票就只有两斤,其余的都是粗粮。这些票上都印着日期,当年不用就算作废了。不过全国的粮票倒是不用担心过期的问题。这时候吃一次肉不容易,炒菜放的油也少。没有油水,胃里面跟个无底洞似的,而且吃的又都是粗粮,营养跟不上,刚吃饱一会儿就饿了。

把粮票放进屋子里,将门锁上之后就火急火燎的向妇联办事处赶去。柳安到的时候也就一两个人,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织毛衣。

“你就是柳安吧,来这么早啊。你以后就坐那儿吧,那办公桌才收拾出来的。我们这平时也没啥事,你随便干点啥都行。”其中一人看到柳安就起身打了个招呼,将柳安带到她的位置上去了。

妇联的人陆陆续续的都来了,看到柳安这个新人,都还挺热情的跟她打了招呼。这些人虽然都还叫不出名字,但都混了个脸熟。

整个一上午,柳安都坐在位置上无所事事。实在没办法,就把单位的报纸都搜出来看了前面好几期的。好容易到了中午,柳安赶紧拿着东西准备去食堂打饭去了。这妇联的食堂跟警察局的简直没法比,清汤寡水的看着就难吃。吃起来也真的是难吃,怪不得这食堂就没啥人,估计全部都回去吃了。

柳安早早地吃完了饭就回办事处坐着去了,等了好一会,人才陆陆续续的来。

“你怎么这么早就在这儿了,没回家吃饭?”一个年轻姑娘说道。

“嗯,在食堂吃的。”

这姑娘一听是在食堂吃的,就巴拉巴拉的给柳安普及了。这妇联里面基本都是女的,大部分都还是结婚了的,家里面孩子有一串,基本上到了饭点就回家做饭去了。妇联平时也没什么事,管的也不严,这些大妈大姐迟到早退那是常有的事。

给柳安普及的女孩,名字叫沈爱华。这妇联里面多数都是已婚妇女,像柳安这样的,就那么几个。这沈爱华性格大大咧咧的,对着柳安就跟倒豆子似的讲她知道的都说出来了。这沈爱华也才来这妇联不久,也就比柳安早来两个月,她也跟柳安一样是一个临时工,在这妇联里临时工还是挺多的。

沈爱华来的时候,那跟些大妈大姐又说不到一起,而那些年轻姑娘本来就有个小团体什么的。她也插不进去,连八卦都找不到人说。幸好柳安来了,而且她看柳安一上午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看报,一看就不是什么爱找事的人。所以沈爱华就凑过来找柳安聊天了。

柳安对于这妇联的事情了解得都不太多,主要印象都留在妇联对她的真诚帮助上了。这沈爱华讲,她就听着,是不是问出一些疑惑。这大大的满足了沈爱华的谈兴,一直讲个没完。

没过多久,吃过午饭的人又陆陆续续的来了。

然后整个下午又是无所事事,不过幸好还有沈爱华,两人聊着天,日子也不算太难熬。也不怪柳安她们这样,整个办公室里面,打毛衣的打毛衣,聊天的聊天,还有把小孩子带来的。整个办公室的氛围就跟在市场一样,闹闹腾腾的。

下班时间还没到,人就稀稀拉拉的快走完了。看这个形式,柳安也随大流的提早下班了。

柳安下班后就直接去书店买书去了,看那个形式,要是不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估计柳安是待不下去了。挑挑拣拣的,柳安就买了红宝书和今年才修订过的宪法。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也得好好了解世界的规则才是真理。

第二天一早,柳安就在饭店买了根油条,慢悠悠的吃着去上班。这油条三分一根,还要加上□□票。柳安自己空间里也有,但她就是想尝一下,这种纯天然的食品。但是这油条味道一般,没有现代的松软,但是散发着一种食物的纯正香味,综合起来味道还是不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