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上阵杀敌简直胡闹,本王绝不会准许的!万一出了闪失,为兄的无颜面见父母。”励王笑了笑,无暇休息,开始与心腹商议军情。

未时四刻,帅帐议事厅内,在营的众将领齐聚,献计献策,缜密商定攻城事宜。

期间,有几位将领素日不和,言辞激烈,几乎吵起来,争辩得脸红脖子粗。

励王始终冷静,只谈军情,并不管军纪;窦勇主持大局,见多不怪,镇定稳住了局面。

申时中,方胜和周延躬身道谢,领取了嘉赏。

“不知我们该向哪一位大人谢赏?”周延请教道。

相熟的军中大夫皱眉,为难答:“这……按例,王大人可以,李大人也可以,但不巧,众将领正在议事,一个也见不着。”

“那,相关的大人何时才有空呢?”周延又问。

“至少酉时,等他们用饭前的空闲,我趁机去通报。”

方胜和周延略一商量,郑重表示:“那我们就等到酉时!受赏却不谢赏,这便失礼了。”

于是,两人耐心等候,直等到酉时。熟人尽职尽责,打听得议事厅门一开,立马赶去回话。

谁知,众人虽然暂停议事,却仍待在厅里,谈些其它。

医帐老大夫在厅门外,犹豫半晌,眼看快天黑了,军规禁止外人夜宿营里。他无法,只得一咬牙,请人通报。

须臾,窦勇在上发问:“什么事?”

老大夫躬身拱手,恭敬答:“月初,医帐奉令前往刘村办差。郭家献出半亩姜苁,顺利制成一车金疮药,现已运回营中,并遵照事先的吩咐,嘉赏了郭家。如今,他们想当面谢赏,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差事办妥了即可。”窦勇和颜悦色,吩咐道:“嘉赏是他们应得的,眼下正忙着,叫他们回去吧,不必谢赏了。”

“是。”老大夫松口气,躬身告退。

九皇子听了,心思一动,好奇问:“郭家献药?哪个郭家?什么药?”

窦勇不疾不徐,温和答:“郭弘磊家。其妻姜氏,于山村屯田时,偶然发现一味药材,取名为‘姜苁’,乃止血良药。老朽曾身受重伤,险些丧命,幸得郭家及时赠药,才保住性命。”

“原来如此。”九皇子欣然颔首,不假思索,提议道:“既然是良药,如果能造福全天下人,岂不更好?皇兄,你说是吧?”

励王赞同答:“确实。”

窦勇解释道:“二位殿下所言极是。老朽早已交代下去了,叫郭家明春给营里准备些幼苗,医帐尝试栽种,兴许过两年,就能造福更多人了。”

励王点点头,含笑说:“如此甚好。”

边塞的十月底,天黑得早,晚风一起,冷得人瑟瑟发抖。

方胜和周延得知将军发话“不必谢赏“,才敢安心离开,匆匆返家。

熟人厚道,设法请将领派了兵护送,避免朋友途中遭遇意外。

当两人携带赏赐之物拍响院门时,已是戌时末,夜色如墨。

姜玉姝闻声赶出来,心头大石落地,欣喜说:“哟?你们终于回来了!我们提心吊胆半天,误以为人被军营扣下了。”

“就是呀!”翠梅拍拍心口,“为什么这样慢?”

“我们何尝不想早些回家?皆因谢赏时等了好一阵子。”

方胜和周延你一言我一语,仔细解释原故,而后禀道:“这趟得的赏赐,与上回差不多,也是赏银、赏皮子,请夫人过目。”

姜玉姝接过单子,粗略一扫,便递回给周延,安排道:“时辰不早,今晚来不及收拾,皮子先放着,明天再整理。你们辛苦一整天,快去用晚饭吧!”

众人说说笑笑,院子里热热闹闹,合力把沉甸甸的皮子搬进厢房,个个盼望多得一件冬衣。

一晃已是十一月。

大清早,姜玉姝侧躺酣眠,却生生被冻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左胳膊搁在被面上了,手指冻得发僵。

“嘶,难怪这么冷。”她喃喃,飞快一缩,把胳膊藏进温暖被窝里,难得空闲,正欲再睡一觉,却听窗外响起喊声:

“下雪喽!”

“啧,好冷。”

“今年的雪,比去年早一些。”

“早了三五天吧。”

……

下雪了?

姜玉姝一惊,倏然睁开眼睛,睡意消失得无影无踪,暗忖:一下雪,很快会滴水成冰,牧河、苍江逐渐上冻,冰层将厚达数尺,冰面可骑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