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如此,只会让苏云初觉得,应当多将后世的一些好东西拿出来。

苏云初想着,汤圆在后世的起源,是在宋朝的时候,而这个世界异于后世,汤圆这种东西必然是不存在的,结果,也的确如她所想一般,靖王府中的人对于苏云初口中的那圆滚滚的东西,的确感到新奇不已。

朝中势力大清,永业帝病了几日之后,也已经好转,正月十五的时候,在苏云初的建议之下,靖王府中的所有人都吃上了一种名为汤圆的东西,带着馅料的,是大新人从未有过的吃食。

第134章 大战初起

北梁的土地呈现东西走向,与大新有着至西向东的绵长的接壤线,而北梁与大新之间,除了东北处的梅关之外,中部还有一个重要关口,玄门关,玄门关是大新和北梁在中部出入的门户,不论是北梁一侧还是大新一侧,越过玄门关,都可以直直往下,直达两国的城镇,不论是前朝还是大新,玄门关都是让历代帝王极为重视的一个关口,因为,一旦破关,他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势就只能让两国之间交火,要么是大新往北梁直直冲过去,要么就是北梁南下,直接占据玄门关以南的大新土地。

玄门关告急的消息毫无预防,就在群臣还在和永业帝较劲到底该立谁为诸君的时候,玄门关而来的消息,直接让许多大臣惊愣得说不出话来。

关于立诸的而声音,自然也是戛然而止了,在这等外患面前,立诸的内忧,已经被有志一同认为不过如此。

在玄门关一处,大新与北梁自然是时不时便会有抹擦的,但是,从未出现告急的情况。

玄门关一直还是当年曾经跟随先帝北伐过老将寿远将军在镇守,所谓的玄门关告急,是北梁由在经过将近一年的修整之后,直接陈兵玄门关面前,将三十多万大军,往玄门关而来,而此时的玄门关内,只有不到二十万的兵马,更重要的是,此次带兵的,是已经从西原战场上回来了的北梁大将,甘承。

自从甘继丢失了三道防线之后,甘太后即便对这个弟弟有再多的宠爱,仍旧是怒其所为,经过一番思虑,与朝臣商量之后,直接将甘承从西原调了回来,如今,已进入夏季,北梁粮草优渥,便开始发兵了。

大新与西原已经联盟,这是既定的事实,北梁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在西原和大新没有联合展开攻势之前,北梁必须要抢占先机,争取主动的地位,否则,若是大新与北梁首先展开了攻势,那么,北梁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

永业帝原本有些病弱的身躯,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的气色看起来更是不好了,但是,到底在第一时间,直接将重臣叫来朝中,直接商议大事。

同一时间,蓝鹰军营之中。

苏云初正在收到云鸣自杰城而来的信件,云记已经成功入驻杰城,并且,随着这三四个月的时间,已经具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在曾经的战区,云记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炭。

同样的,十护卫在护送景怡到来西原之后,已经成功折返,然而,这一次的折返,不是直接回京,也不是回江南,而是被苏云初直接派去安城,在那里,有留给他们的任务。

云鸣的信件,十护卫的信件,同时到达,就在永业帝接收到来自玄门关的告急的时候,苏云初同样收到了十护卫信中提及的,北梁可能出兵的动向,而且,极大的可能是往玄门关而去。

她皱了皱眉,拿着信件去找慕容渊,而慕容渊此时同样在营帐当中,同时收到了永业帝召他回京的消息和玄门关告急的消息。

苏云初拿着信件直直走进去,“怀清,玄门关……”

话还没有说完,却是看到慕容渊手中明黄的圣旨还有一份标记着靖王府自己消息来源的信件。

苏云初皱了皱眉,“玄门关真的出事了?”

慕容渊点点头,面上是严肃的神色,看着苏云初手中所拿着的信件,抿了抿唇,却是直直盯着苏云初看。

苏云初不解其意。

只见着慕容渊看着苏云初道,“阿初,你不能与我回京?”

苏云初皱了一下眉头,双眼看着慕容渊冷凝的面上却是坚定的双眸,心中已经有什么能够让她了然,然而,口中却是坚定道,“怀清,我去玄门关。”

慕容渊叹了一口气,“去安城不好么?”

“你知道的。”苏云初看着慕容渊,嘴角微微翘起一个弧度。

慕容渊面上有些无奈,原先严肃的神色已经消失无形,只伸手揉了揉苏云初的脸庞,“那么,阿初,一切小心,在玄门关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