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谈国事,而楚家的姐妹俩也要说些体己话,趁着沐铁衣还未从军营中回来,秦玉昭夫妇先忙着梳洗的时候,秦景阳和楚清音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赶紧来了一发。

“特么跟偷情似的!”看着沙漏一算时间,连十分钟都不到,楚清音恨恨地捶了一下床板。她没秦景阳那飞快进入状态的能耐,每次滚床单时前|戏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的感觉就像是在游乐场玩跳楼机,结果设备升着升着忽然就卡壳了停在空中了一样,连最高点都没抵达,更别说之后那飞流直下的酸爽刺激了。

“事急从权,迫不得已。”襄王倒是爽到了,低下头心满意足地亲了亲她的脸,“下一次好好补偿你。”

楚清音转过头来,阴森森地盯着他:“这样的事儿多来几次,小心你以后想慢都慢不下来了。”

无辜躺枪的襄王殿下:“……”

略过这个小插曲不提,等两人收拾得人模狗样,赶去见客人的时候,又已经恢复了往日琴瑟相谐的姿态。等沐铁衣也到了,六人便在一起开了个小规模的接风宴。吃过饭,楚清音与楚汐音回到屋中说话不提,而秦景阳、秦玉昭、沐铁衣与程徽四人则去了书房。

“孟煦打算推翻一直由来已久的察举与征辟制度,在南梁国内推行统一的人才考核,考校明经、进士等科,并称为科举,借以选拔人才。诏令一经发布,那些老牌的世家顿时觉得皇帝是在断自己的官路,顿时纷纷抗议,这一阵子可是闹得满城风雨。”彼此寒暄了一阵,众人便进入正题,秦玉昭说起了近日来在南梁发生的事情。

“孟煦的想法倒是不错,可惜操之过急了。”秦景阳道,“若是一点点地推行下去,慢慢磨去世家的优越之处,未免不能以更加平和的手段达成目的。不过,身为北周人,我自是希望南梁国内越乱越好了。”说罢又看向秦玉昭,“虞家怎么说?他们一直是保皇党吧。”

“这一次事关切身利益,自然是不能再无条件地拥护孟煦了。”秦玉昭回答,“况且,上次出了虞冕的那件事后,虞家似乎也清醒了几分,不若从前那般愚忠。虽说从暗桩传回来的消息中看,他们如今只是不发表任何意见,按兵不动,但若是说闹得凶狠的那几个大姓,背后没有站着这南梁第一世家,我是打死也不会相信的。”

“虞冕现在如何了?”秦景阳问。

“有北周在后面替他收拾烂摊子,自然是安然无恙地回去了。”秦玉昭道,“孟煦确实是想借机打压他的,但却又苦于找不到任何错处,强行抓些细小的疏忽又显得小家子气,只得捏着鼻子将这一页揭过了。他想要算计你与虞三公子,却没想到你们两个居然联合了起来,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秦景阳傲然道:“他既然敢耍阴招,便是该想到会有翻船的可能。”又话锋一转道,“此事尚且不提,你说的京城发生的事情,又是什么?为何会对漠北封锁消息?”

“你们先别急。”见其余三人都是一脸凝重地盯着自己,秦玉昭连忙摆摆手,“又不是说要针对漠北做些什么,消息封锁,应当只是冲着襄王与襄王妃来了的。”

“九月初十,秦曦举行了纳征之礼。太子妃的人选昭告天下,不是旁人,正是左相幼女,楚沅音。”

作者有话要说: 孟煦不是穿越者,他身边也没有穿越者,南梁会产生科举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至于北周为什么还没有出现类似的事情,那是因为在北周士族和皇族的对立没有那么尖锐和严重。用中国古代比较的话,北周像是西汉,南梁则是从魏晋南北朝过度到隋朝的那个阶段,只不过这个进程快了点。嗯,以上都是我瞎编的,反正是架空嘛,大家看看就好。

另外关于奴隶放良这件事,我查了一些知网上的资料,但是实际写的时候挺多也都是自己编的。总之大家就默认揽月来到漠北后就和楚府没有关系了,她的去留生死全部掌握在楚二的手里。

今天这章短小+过度,那是因为明天我要写一个万字大章!看在下面章节预告的份上,请小天使们再次坚强勇敢地留言,给我动力吧!么么哒!

【预告——郎中:恭喜王妃,您有喜了。秦景阳in楚清音:……(脸色铁青)】

☆、王爷,你壮士了

“楚沅音成了太子妃?”

屋里面,楚家的两姐妹也说到了相同的话题。听见楚汐音的话,楚清音不禁惊讶起来。她原以为在上屏江的事件过后,楚沅音就要退出历史舞台,再也激不起什么水花了呢,没想到居然是时来运转,捡了自己的漏。

难道这就叫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