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同行,也好有个照应。至于王妃,”目光移向楚清音,“还是暂且留在乌垒城,照顾小郡主吧。您与王爷身心相通,倘若京城当真出现了预料之外的状况,这样也好及时做出应对。”

“我明白了。”情知这不是能任性的事情,楚清音点头道。“景阳,你意下如何?”

“……便听征明的罢。”三人说话时秦景阳一直沉默着,此时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来,沉声道。“铁衣,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同样相信皇兄,他知道我若是遭遇了不测,你定然不会无动于衷。漠北若乱,南梁必将乘虚而入,北周便成腹背受敌之势,而这绝对不会是他乐于看到的。”

“他忌惮我,因为他是一国之君;他不会杀我,同样也是因为他是一国之君。”

“既然你如此说,那我也无可反驳了。”沐铁衣扬了扬眉,“不过景阳,你可要记牢自己刚才说的话。”她的声音蓦地低沉下来,“皇族欠漠北三将门的,我们不会去讨要;但假使他们欺人太甚,也不能怪我们不客气了。”

“我明白。”秦景阳郑重点头。

四人又商量了一番细节,将诸项事务一一敲定,这才散去。秦景阳与楚清音回去主院收拾行装,程徽则将沐铁衣送出王府。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你们来漠北都有一年了。”月色之下,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在园中的石子路上,沐铁衣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语气听上去洒脱,其中却隐藏着无限落寞。“我知道你们终有一天要回去,不可能永远留在这里……却没想到,这一天来得竟是如此之快。”

“青蘅……”看着她的背影,程徽涩然道。

“也罢,有别离,才有重聚。”沐铁衣继续前行,自顾自地道,“早些将这些糟心事都处理掉了,才能尽快地一劳永逸下来。”她说着,转过身来,向着长史一笑,“再说这一年过得也很愉快不是?举办了两场婚礼,还添了两个孩……”

沐铁衣的话还没有说完,男人已大步上前,用以一个病人来说过于强势的力道抱住了她。两人一般高,程徽凝视着沐青蘅的双眼,凑上前去,在她的唇上轻轻一碰。

“你我有约,秋悬为证。”他低声道,“三十年,如今还剩下大半,足够将该做的事情统统做完。到那时,我们便自由了。”

“我等着你,你也一定要等着我。”

作者有话要说: _(:з」∠)_黄桑的便当要等到下一章了……在文外补完一下哈,王爷今年二十七,黄桑今年三十三。梦中的两个场景分别发生在二十年前和十五年前。

←_←好像有两个小盆友冒出了青梅竹马的苗头,嗯,我会好好考虑考虑的。

【预告——秦煜阳:第一道遗诏,朕已告知襄王;而这一道,闻卿,是给你的。】

☆、两道遗诏

次日清晨,秦景阳与楚清音早早便起身了。将一切收拾停当,便与程徽一同前往乌垒城东城门口,庄十三正在那里等着他们。

“万事小心。”两人执手相对,楚清音看着秦景阳的眼睛,郑重说道。“一旦事态有变,及时沟通。”

“你也一样。”秦景阳点头,“等局势稳定下来,我便派人来漠北,将你和绵绵一同接过去。”

虽说将来有一段时间不能见面,但是凭借两人的特殊情况,想要及时联系还是能够做到的,因此现在也不必向对方一股脑地砸去叮咛与嘱咐。待另一边程徽与沐铁衣说完话了,秦景阳便向楚清音点点头,转身离开。

两个女人站在一处,目送着一行三人上马离去,身影渐渐隐没在漫天飞卷的黄沙之中。“走吧。”许久,沐铁衣轻声道,却依旧目不转睛地看着程徽离去的方向。

“铁衣,你与长史……”看见她这副样子,楚清音也不禁替这两人感到难过。久别重逢,才不过短短一年光景便又要分开,也不知要再等多久才能再次相见。“你要是有想对长史说的话,只要不避讳我与景阳,便可以告知于我,届时等我换到了那边,再转告长史便是。”她自告奋勇道。

沐铁衣此时已收回视线看向她,闻言不禁失笑:“你们两个倒是方便得很。”顿了顿,话锋一转,“虽说无甚可避讳之事,但同样,也当真没什么想要说的。我为家族,他为知己,分隔两地乃是在所难免,若是如今依靠你们传信,渐渐产生了依赖,等你也去了京城,我岂不是要无所适从?一切顺其自然便是。”

她说着,转过身,大步朝着城中的方向而去。

“有朝一日,终将再聚。”

秦景阳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