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码管饱。这新衣服是舅妈送给我的,你要有意见,去找舅妈说呗。”

想到余彤彪悍的舅妈,余乐乐开始打哆嗦了。

上次她可被她骂的很惨呢。

“再说了,”余彤的话还没说完,“乐乐姐,你一年不是要做好几件衣服吗?我这两年也就做了这一件衣服,刚才听大伯母说,你们都要没饭吃了?没饭吃了,还要做新衣服,该检讨的人是你吧?”

听了这么一段儿话,围观的村民们已经把几人的关系搞明白了。

赵家村和林家村距离不远,不少人都是熟识的,下地劳作的日子又枯燥,一点儿小事儿都会让大家兴高采烈地议论半天,先前孙淑慧去老余家算账的事,早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有人眼尖道:“那个穿的不错的小姑娘,好像就是把香莲赶到柴房去睡的人吧,上次领导来咱们村里,我也瞧见她了,她穿的可漂亮了,今天穿的也是新衣服,她这衣服不少啊。”

林香莲是林家村人,大家本来就或多或少向着她,现在有些人认出李秀了,村民们心里就更偏向林香莲和余彤了。

明明自己做的衣服更多,还看不惯别人穿新衣服,年纪轻轻就斤斤计较的人,能是啥好人?

有人嘲讽道:“可不,她还说人家余彤穿新衣服呢,真好意思。”

余乐乐脸皮薄,被人说了几句,她就不敢再说话了,她咬着唇,委委屈屈躲在李秀身后,一声不吭。

气得李秀在心里直骂,这个窝囊玩意,就这没见过世面的样,以后嫁出去了还不得被婆婆小姑子欺负死?

李秀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你一个小孩,我和你没啥好说的,把你妈叫来。”

余彤笑眯眯的:“巧了,我妈不在家呢,大伯母有啥事就跟我说吧。你不是想来要粮食吗?正好粮食是我运回来的,跟我说就行。”

听到余彤这么说,李秀有些不高兴,她道:“那粮食本来就有老余家一份,什么叫我要?老余家人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不懂得回报就算了,你妈也不知道?!这些年是攒了多少私房钱啊,在老余家哭穷,一回娘家就有钱买这么多粮食了?!我跟你说,你说话能算数?”

“当然算数,”余彤看了眼小仓库的方向,“粮食在哪我都知道呢。”

李秀其实也乐得如此。

虽然林香莲那个软柿子不在有点可惜,但现在孙淑慧也不在啊?只要孙淑慧不在,她的计划就成功一半了,她就不信她治不了余彤这个小丫头。

余彤吃过的饭还没她吃过的盐多呢!

“乡亲们,大家给评评理,”李秀看向四周,“林香莲嫁到我们家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好吃好喝伺候着,她嫁过来没多久,我们老三就出事儿了,老余家唯一的孙子也没了,老余家一直好好的,她一嫁过来就出事儿,你们说蹊跷不蹊跷?但就是这样,我们老余家人还是没嫌弃林香莲,一直照顾着她呢,她可倒好,趁着我怀孕,老余家劳动力不足,她就带着孩子跑了,我们家现在老的老病的病,活都没人干,她倒好,一回娘家就买了快200斤粮食,你们说这是人干的事吗?!”

李秀挑挑拣拣,光挑了对自己有益处的话说。

现在虽然都在说什么不能相信封建迷信,但村里人大部分都是老一辈的人,思想根深蒂固,对克夫这种事还是蛮相信的。听到李秀这么说,有几个年龄大点的开始迟疑。

按理说,这林香莲都把人家儿子孙子克死了,老余家还能继续留着她,应该是对她不错啊?那先前听说的八卦是咋回事?

李秀继续洗脑:“之前我们家吵的厉害,大家可能也都听说了,这么多人传话,中间肯定有差错,其实那柴房是林香莲非让乐乐去住的,乐乐原本不愿意,可架不住林香莲天天唠叨啊。我们家乐乐人这么善良,怎么可能干把长辈赶到柴房去住的事儿?大家别听他们乱说话。是吧,乐乐?”

余乐乐忽然被点名,她愣了一下,下一秒,手指心虚地放到了鼻子上。

恩……当时是她赶林香莲来着。

她妈咋这么厉害,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见余乐乐犹豫,李秀狠狠掐了下她大腿,余乐乐这才含含糊糊的“恩”了一声。

另一边,余长治已经没脸看下去了。

他这媳妇怎么这么厉害呢?刚结婚的时候他咋没看出来,她不应该委屈嫁给他啊,她应该去做演员,去演个电视剧电影啥的。县城放电影的时候,余长治偷偷去看过,那演员的演技可没他媳妇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