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李治想起汉文帝杀舅父薄昭,才为天下明主,且古训有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于是下定决心道:“正是,朕心意已决,念国舅功劳,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削去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着沿途州府发兵护送。”

云熙猛的起身,冷笑道:“长孙大人是陛下亲舅,既是国事又是家事,本宫如何差不得手?且要是我也揭发许敬宗和李义府谋反,陛下如何?”

第44章 唐李治皇后7(完)

李治皱眉道:“皇后; 你不要无理取闹; 朝中大事,妇人不要插手。”要不是她名声太大,她又貌似有什么底牌,他早就一杯毒酒结果了她。

云熙嗤笑一声,看向武媚娘道:“这么说来,武贵妃不算是妇人了?”说完走向案桌; 拿起一个折子,摇了摇,轻笑道:“这朱批貌似不是陛下的字呢。”

李治上前一把薅过折子; 不高兴的说:“皇后这是长进了,连朕的字都认识了。”

云熙好整以暇的说:“陛下的字一直在我心中呢; 虽说陛下不愿意见我; 但是我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昭啊。”想内涵她?呵呵。

李治虽然已经有了被她毒舌的心里准备,可真听到了还是被噎住了,皇后不是年纪很大了吗?怎么反应还这么快?

他一边腹诽; 一边说:“皇后,此事朕自有决断; 你先回宫吧。”

云熙看了眼许敬宗和李义府,道:“怎么?本宫说许敬宗和李义府有谋反的苗头; 陛下都不看看证据吗?”

李义府实时像李治道:“陛下; 臣要弹劾皇后殿下插手朝政,有牝鸡司晨之嫌,请陛下明察。”

云熙看了一眼武媚娘; 才道:“李大人这是瞧不起女人?”

李义府冷汗顿时上来了,他是依附武贵妃才有如今的地位的,且武贵妃的手段他是再清楚不过了,果断心狠,连陛下亲舅都敢拉下马,她还有什么不敢的?且别人不清楚,作为中书令他是知道的,最近的折子根本就是武贵妃的朱批。

他硬着头皮说:“臣不敢对殿下不敬,只是古语有言,男外女内,妇人三从四德,才能阴阳调和。”

云熙挑起眉头意有所指的说:“陛下真是明主,可你们这些臣子为何半分都没有学到呢?”然后又道:“本宫也听说古语有言,巾帼不让须眉,男儿外出,内宅女子织布洗衣,照顾老人,到底哪里不如你们男人了?花木兰上了战场,输你们男子吗?再说本宫是谁?大唐皇后,李义府你是在训斥本宫吗?既然懂得三从四德,不懂三纲五常吗?”花木兰还是李治册封为孝烈将军呢。只不过不是现在的李治了。

众人瞠目结舌,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吧。皇族对他们来说可都是君,更加不要说一国之后了。

李义府只好也跪下。

李治有心治云熙大不敬,可是张开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毕竟刚刚她说的句句在理。倒是武媚娘若有所思的看着云熙。

气氛有些僵持了。

许敬宗心里一沉,面向李治道:“陛下,臣请缉拿长孙无忌。”皇后的嘴皮子实在厉害,再纠缠下去,他们的目的就被带偏了。

李治这才反应过来,他们最先的话题已经不知道离题到哪里去了,就要开口。

云熙插口道:“陛下不看看我的证据?”说完一招手,一群太监鱼贯而出,每个人手上端着一个托盘。

她拿起托盘中的一封信,道:“陛下不看看这是谁写的?”

许敬宗小心的抬起头,脸色立即变了,这是他写给监察御史李巢的信件。而当初为了揪住长孙无忌的辫子,他故意和长孙无忌的好友李巢走得很近,而李巢则是先太子的党羽,在取得两人通信证据,就密告了陛下,谁知皇后却在其中插了一脚。并将当初他故意装作和李巢很亲近时写的出格的信件弄到了手,然后亲自毁了。想到这里,他又心安了一些。

李治拆开信,脸色都变了,看完了之后,直接扔给许敬宗,怒道:“许敬宗,你敢欺瞒朕?”

许敬宗吓得身体一抖,爬过去见过信,看到信上的字脑子一片空白,正是他写给李巢的信,一字不差,连他习惯的字都是一模一样,那当初他毁掉的信是什么?这时他想起一个细节,当初他故作害怕让李巢毁掉那信时,李巢犹豫了很久,他着实废了不少口舌,才让李巢答应。

可李巢却要当着面烧掉,他只粗略看了一下,李巢就一把抢过,然后扔到了火炉里。却原来是骗他的。

再抬头看云熙,只觉得她嘴角的笑容是那么的可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