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 (第1/4页)

上午九点多钟的样子,兵营的西南方向突然出现了五六个黑影。可能是距离太远的缘故,哨兵并没有发现来人,仍然低着脑袋来回使劲的踱步。

恰在此时,突然传来一声大喝:“八嘎!立ち止まる!もう走って私はすぐ発砲した!”(八嘎,站住!再跑就开枪了!)哨兵闻声一惊,刷的一声把步枪顺到手中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羊皮大衣,里面穿着碎花红袄的小姑娘到处乱跑,身后五个家伙端着步枪一通乱追,口里叽哩哇啦乱叫。

哨兵一看这架势,原来是自己的士兵回来了,竟然还带回来一个花姑娘,顿时满心欢喜,直接加入到追击花姑娘的行列,口中兴奋地大叫:“哟西!花姑娘的,逃跑的不要,快快过来,快快的!快快的!”

小姑娘被五六个人挡住了所有套破的路线,结果最后慌不择路,七冲八闯之下,竟然冲进了小鬼子的营地!

在这么深的雪地里走路都困难,要想抓一个人也不容易。那个哨兵也是倒霉,结果一头撞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两个人都倒在地上没有爬起来。另外四个人仿佛没有看见摔倒的两个人,直接追进了兵营里面。

恰在此时,不远处的雪地里突然扬起一片雪花!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623、摸上中队部

原来,鲍海涛听说抓回来五个小鬼子,顿时就有了主意。其实这个主意很简单,关键就需要一个主角,这个主角就是那个逃上山的小姑娘。如果没有这个主角,下面的大戏就没法唱。

因为一个人的外语说得再好,那也不可能冒充敌人身边的人。小鬼子没有掷弹筒组,所以一个班才13个人。这些人都是水里火里滚出来的,每个人身上有几根毛都一清二楚,想冒充进去根本不可能。

但是,有了一个真正的主角以后,那就不同了。

一个人在发怒的时候,声音是可以变形的,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至少在一瞬间出现声音变形,人家能够理解,不是吗?

小姑娘听说让自己演戏就能够杀掉所有的小鬼子,顿时就来了兴致。就这样,鲍海涛带着四名战士,“押着”花姑娘就直奔小鬼子的兵营。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既然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偷袭小鬼子,那就一定不能出现丝毫纰漏,而且应该把这个计划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行。

小姑娘冲进营区,孟海涛他们自然要立即跟进。8个小鬼子,出去一个哨兵还剩7个人,四个人在房间里足够对付了,否则就不叫特种兵。

果然,7个小鬼子只有一个家伙起床了正在烤火,另外6个家伙还在炕上。小姑娘冲进房间,烤火的小鬼子刚想上前来抓,结果裆部挨了一脚,当场闭过气去了。

剩下5个家伙还在炕上,刚好和冲进来的四个人来了一个面对面。现在别说打架了,光着身子冻也冻死了。三下五除二,5个小鬼子的脖子全部被拧断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又进来了十多名战士,还抬着一具尸体。

原来,鲍海涛把计划说完以后,孟凯华为了万无一失,决定另外安排一支援军。也就是12名战士全部反穿皮袄,在七点钟的时候率先下山,然后潜伏到小鬼子兵营三百多米的地方。

小姑娘按照预先设定的套路,鲍海涛暗中一声令下,小姑娘就开始不断绕圈子,实际上是朝兵营方向冲过去。

哨兵被吸引过来参加抓捕的同时,事先潜伏的战士就拼命匍匐前进,拉近和兵营之间的联系。

至于那个哨兵和另外一个战士撞在一起,哨兵完全是无意,但是战士却是有意。撞在一起的一刹那,那个哨兵已经被扭断了脖子。如果这样还能爬起来,那才真是又鬼了。

既然要使用连环计,现在在小鬼子的兵营里面,就不应该有外人,那自然就应该是小鬼子。所以战士们冲进营房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换军装。

鲍海涛本来就穿着小鬼子的衣服,他这个时候正在翻箱倒柜寻找什么。最后在放电话机的桌子下面抽屉里摸出一个账本,打开一看,顿时叫了起来:“呵呵,行了,大功告成!妹子,接下来,可能还得麻烦你配合演一场戏啊。”

小姑娘看见连续有13个小鬼子被杀,心情似乎比刚开始好了一些。听到鲍海涛和自己说话,她赶紧说道:“鲍大哥,我叫于慧莲,现在已经知道你们是真心打小鬼子的队伍。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的吗?”

“别急,我还需要再研究一下。”鲍海涛扬了扬手中的账本:“于慧莲是吧,你看这里的东西现成的,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