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 (第1/4页)

吧,这是从承德转发过来的延安电报,命令你返回承德,担任热河方面军特别党委的政治部主任。”

赵一曼一把抓过电报,惊喜的问道:“我们和党中央失去联系很久了,仅仅听说党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难道现在党中央已经到了陕北吗?”

刘宛若点点头:“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前不久刚刚结束东征。华北雄县独立师也抵达陕北,目前驻扎在榆林一线,正在准备反击蒋介石的围剿。华北这边目前的工作重点就在热河省,所以首长的担子很重。”

两名内、外科医生经过连续三个小时的全面检查,证明了韩义勇所说的完全正确,赵一曼基本上就是一个废人了!

“李大姐,别听他们西医胡说八道!”万昊天摇摇头说道:“别的我不敢保证,你身上的外伤、内伤肯定能够恢复,但是我还做不到。不过,只要你到了热河,我父亲就有办法!”

“不错不错!”刘宛若接口说道:“总司令为了救赵梅燕政委,被小鬼子的特务毒镖射入后心。当时所有的西医都说没救了,但是万大哥家的万老爷子一口咬定不会死人。后来总司令恢复如初,什么后遗症都没有留下。”

“真的这么神奇?”赵一曼的眼中闪过一缕火花:“怎么总司令又救过赵政委?”

接下来的一个月,韩义勇、刘宛若就成了特护,加上整个医疗小队的4名专业护士,就围着赵一曼身边转来转去。

没有人想死。

赵一曼作为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之一,不仅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而且具有顽强的抗争精神,更加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以前是条件不具备,所以认为自己没救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深入敌后的小小救护队,竟然设备齐全,药品丰富,比哈尔滨市立医院还齐全!

这倒是真话。

因为赵一曼的“囚犯”身份,小鬼子才不舍得使用好药品。之所以给她治疗,就是希望能够使用最新的刑讯工具,从她嘴巴里挖出有用的东西。

到了白书杰这里,只要需要的,就算手里没有,小鬼子那里也行。反正热河方面军的药品,绝大部分都是抢小鬼子的,还有一部分是敲诈来的。

首先就是赵一曼的左腿已经能够慢慢走路,刑讯过程中被打断的腰椎开始复原,整个人已经能够站起来了!

其次就是内脏粘黏问题得到了极大的好转,原来每天只能喝下去小半碗肉汤,现在已经能够喝下半碗肉末小米粥了。

在此间,一直在外面牵制敌人注意力的特战三排,在张景福的带领下,两次打进宾县、一次攻破方正县、一次打入哈尔滨,凡是能够搜罗过来的人参、桂圆、首乌、天麻等等东西,每隔十天都会送回来一大包。

最离谱的是,九天前的一个晚上,张景福竟然派人送回来两个大木箱子:一个里面是哈尔滨第四军管区司令部医院所有的药品,另外一个箱子里面赫然是一个大活人——小鬼子医院里面的主治大夫井田有志!

看着战士们为自己忙进忙出,甚至不惜生命安危连续进攻小鬼子的心腹要地,最后连小鬼子的主治大夫都给抓来了,赵一曼虽然是一个坚定的党员,但她也是一个善良的妇女,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

她首先感受到了身边所有人对她的爱护和敬意,慢慢也发现了久违的亲情和关心。这与信仰无关,而是一种骨肉相连的关系。

慢慢的,她竟然习惯了特战队员之间整天骂骂咧咧的粗口。原来这些人并不是素质太低,而是在找机会发泄一下心中面临的压力。因为他们平时都是彬彬有礼,只有在面临战斗的时候才会爆发出来。

赵一曼是莫斯科大学的高材生,她很快就明白了:不管什么人,都会有觉得很紧张的时候,她自己也不能例外。爆粗口可以舒缓心中的紧张情绪,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冷静,让头脑保持清醒!

说来也是,如果在战场和敌人剧烈交火的时候,你温情绵绵的来一句:“亲爱的,麻烦你过来一下,把这个弹药箱送到前面战壕里去,谢谢你呀!”那还打个屁的仗!

赵一曼的身体逐渐好转,尤其是已经能够走路骑马,情报自然也就同步传到了白书杰的手中。

1936年6月15日,史连城接到了一封电报,白书杰亲自签发的电报:

“如果你部所属人员全部掌握了普通舰艇的操作,尤其是炮台操作,则相机炸毁三艘军舰,所有物品向天华山转移。特战队的战斗暂时告于段落,掩护分舰队成员全部到岫岩境内集中待命。史连城带领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